領導班子好比團隊的發動機,如果缺乏寬容這個潤滑劑,機器運轉就會幹澀、低效,長期"磨損"還會導致發動機報廢。
一個班子之內,盡管成員的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工作是一個整體,班子更應該是一個整體,成員之間應該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如果班子成員既有合作精神,又有補台意識,大家就能在一個心情舒暢的環境下工作。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坦誠相見、和睦相處。更多的時候,還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忍耐,用寬容之心來維護班子團結這個大局。
北宋的首任宰相範質曾有一句名言:"能以鼻子吸進三鬥醋,才可以當得宰相。"範質曆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六朝,五朝為官,兩朝為相,這句話可以說是他為官最中肯的心得。用鼻子吸醋,而且多達三鬥,無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這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在這方麵,曆史上的能臣幹吏給現在的領導者做出了榜樣。
有一次,唐初名相房玄齡得了重病,一個口氣輕佻的官吏開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訪有好處,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訪也就沒什麼用了。"有人將這話挑唆到房玄齡那裏,房玄齡的反應是,見到那個隨眾來探訪自己的官吏時,笑著調侃一句:"你都肯來看我,那我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啊!"宋代政治家呂蒙正,因為幼時生活艱難困窘,與母親一起被父親趕出家門,後來雖然考中進士第一,被太宗趙光義任命為副宰相,但還是有一些朝官看不起他。他初入朝堂時,有人在背後指著他譏笑:
"這小子也是當官的料嗎?"對於此事,也有人為之不平,要追查說此話者是誰。但呂蒙正製止道:"我如果知道是誰了,就會恨他一輩子,還是不知道為好。"呂蒙正的雅量贏得了下屬對他的敬重。
寬容是維係班子成員團結的粘合劑、潤滑劑。班子成員的性格、脾氣、愛好、工作方法、領導風格都不盡相同,如果大家缺乏寬容精神,勢必會鬧矛盾,搞內耗,影響團結,貽誤工作。牛勢的一把手要有宰相的肚量,用寬容之心來團結班子成員,甚至是反對過自己、得罪過自己的人。正如毛澤東所說:"所謂團結,是團結跟自己有意見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鬧過別扭的,跟自己作過鬥爭的,自己在他麵前吃過虧的那一部分人。"富弼是北宋很牛的政治家,被列為宋仁宗時期的"四真"之首——真宰相。其他"三真"是真禦史包拯、真學士歐陽修、真先生胡暖。
富弼不僅勤奮好學,深得範仲淹的賞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而且為人也胸襟開闊,雍容大度。他的為官之道是:"做人要大度,忍字是眾妙之門。大凡朝廷用人,專看才德,惟獨在任用宰相時,又以’相度‘二字。所謂’相‘就是地道——像土地那樣要容納萬物,也是婦道——好比婦女以忍耐持家。"富弼就是靠著這個"忍"字,在宰相的位子上坐得四平八穩、紋絲不動。
有一次,同朝的一個官員罵富弼,罵得非常難聽,他卻像沒聽到一樣。有人實在聽不下去,就對富弼說:"某某罵你呢!你一定要好好整治他一下,出出這口惡氣!"富弼滿不在乎地說:"他是罵別人的吧!"這位朋友用很堅定的語氣告訴他:"指名道姓地罵你,怎麼會是罵別人呢?"富弼輕描淡寫地說道:"那也不一定啊!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後來,那個罵他的人知道後,反而感到非常羞愧,去向富弼道了歉。
被人當麵罵,卻當做不知道一樣,富弼的"忍"真到了極致!這種"忍"也隻有"肚中能撐船"的富弼才做得到!試想,如果那人罵一句,富弼回敬一句,如此唇槍舌劍地"禮尚往來",必然會加劇矛盾,而忍一忍既能讓對方自慚形穢、知錯即改,還能贏得口碑,何樂而不為呢有人打了一個比方:領導班子好比團隊的發動機,班子成員則是這台機器的某個部件,他們之間的合作就像機器軸承之間的運動一樣,需要寬容這個潤滑劑。如果缺乏了這個潤滑劑,機器運轉就會幹澀、低效,長期"磨損"還會導致發動機報廢。這個比方既形象、生動,又貼切、實在,值得做領導者特別是一把手三思。
領導者應該具有寬廣的胸襟,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能諒解和包容他人的缺點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如果不會寬厚容人,必然會傷害班子成員,引起他們的不滿,最終結果隻是白掘墳墓,這樣的一把手肯定不是牛勢領導者。因為班子不合,結果被全部免職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反之,無論古今中外,由於深具寬容精神而取得成功的領導者不勝枚舉。為此,一把手要牢記《論語》中的一句警言:"寬則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