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25件事掌控各個_山頭_(1 / 1)

牛勢領導是能夠讓各個"山頭"都聽命於自己,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其戰鬥力,保證團隊目標的實現。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和革命隊伍內部曾經出現過的所謂的"山頭主義"就是一種小團體主義傾向。這是因為在眾多的革命隊伍中,由於鬥爭曆史不同、工作地域不同和工作部門不同而產生的各部分同誌問互相不了解、不團結的現象,也是在長期的遊擊戰爭中,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分散和彼此間不相接觸的情況下產生的。因為這些根據地開始多半建立在山嶽地區,某個山區的人就混得比較熟悉,有人就把這種現象稱為"山頭主義。"

山頭的產生,非一朝一夕,它的消失也絕非短期內就能辦到。

山頭既然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就必有其存在價值。

每一個山頭都能在一個團隊的管理活動中,發揮其特有的作用。

每一個山頭都會對其他山頭甚至對領導者產生微妙的影響和牽製作用。

每一個山頭,都有自己的核心人物。

各個山頭之間既相容又排他,既穩定又有變數。

一個山頭的壯大必然導致其他山頭的削弱,某個山頭大到極致時,就會對領導者的權威構成嚴重威脅。

一個團隊的成員之間,因為同學、老鄉、故舊或者某種親戚關係,不可避免地會有親疏遠近之分,這種狀況嚴重點兒說就是山頭主義。牛勢領導應會巧妙地利用各個山頭之間的恩怨情仇,不偏不倚地平衡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使他們都聽命於自己,還能達到使得團隊團結的目的。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一個精於此道的高手。華盛頓在組閣時,一方麵讓起草過《獨立宣言》、精通國際關係、深受國民敬慕的傑斐遜任國務卿,同時又讓具有卓越的法律、行政才能的漢密爾頓任財政部長。但是,傑斐遜和漢密爾頓卻像是"一根木樁上的兩頭驢子",他們分別代表了北方的工商業資產階級和南方的種植園主,由於雙方利益不同,在製定政策時分歧迭出。政府的權力分配又加劇了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漢密爾頓為財政部長,實權卻相當於"首相",並插手外交事物;在外交上漢密爾頓親近英國,而傑斐遜親近於法國。英、法兩強之間又矛盾重重。他們之間的巨大分歧使兩人像兩隻好鬥的公雞天天在內閣裏打架,後來競發展到在報刊上相互攻擊。華盛頓這個"頭兒"就夾在這"兩頭驢子"的中間,還要有效地驅使他們,沒有一點用人的點子談何容易華盛頓的點子是,在對立與不和中尋求"中間通道"。

用他們兩人目標的相同點來消除他們手段上的差異,始終把內閣維持在一個統一體中而不至於破裂。華盛頓就是這樣把兩個第一流的人物團結在他的身邊,使內閣的力量始終保持第一流水平。

如何平衡團隊內的各個山頭呢?領導者應該始終居於支配全局的有利地位,居高臨下,對各個山頭起到領導、協調、監督、製約的作用。同時妥善地處理好同各個山頭之間的關係,靈活巧妙地運用每一個山頭,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殊作用。牛勢領導是能夠在派係紛爭的局麵中求得平衡者,是能夠控製住團隊大局的掌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