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28件事像放風箏那樣去授權(1 / 1)

授權如同放風箏,授權之後,權力雖然下放了,但一切都還在領導者可控製的範圍之內。

任何團隊的組織結構都是一個等腰三角形,最上麵是決策層,再下是管理層,再下是執行層,最下麵是操作層。要充分發揮團隊的戰鬥力,就應該層層授權,讓每一層的人都按部就班,各司其職,"一個蘿卜一個坑"。管理專家指出,一個人直接指揮的人不應超過九個,超過九個,就要應該授權其他人去管理另外一些人了。

領導者根據工作需要,將一部分權力和責任委授給下屬行使,這就是授權,這是一種常見的領導方法。但授權並不是簡單的放權,而是一種領導藝術。怎樣才能成功授權呢?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要像放風箏那樣去授權。

一是知人善任。放風箏肯定先要從風箏的結構、質地、造型、大小等方麵著眼,選一個質量上乘的風箏。授權也要先要從能力、品行、經驗方麵人手,找一個值得信賴的下屬,才能放心地授權給他。

如果受權者選擇不好,就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失街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諸葛亮在授權的問題上出了差錯。他任命理論豐富、經驗不足的馬謖為先鋒官,結果街亭一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宏偉藍圖就付之東流了。領導者一定要在授權前對擬定對象進行全麵的考察和研究,隻有所授出的權力與受權者的個人特點相統一,才能做到把權力授予最合適的人。

二是適度授權。放風箏時,線放短了,風箏飛不起來;放得太長,又有可能控製不了。授權也是這樣,不能過大或過小。如果授權過度,超出了下屬的才能所能承擔的限度,會出現小材大用的情況,極容易讓下屬工作失誤,而且還可能使領導者被"架空"。授權不足呢?則不能充分調動下級的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其才能,下級事事都要請示彙報,達不到授權的目的。

授予下屬多大的權力,領導者要考慮下屬的能力、所要處理的事務這些因素。另外,有些權隻能屬於領導者自身,不能授權出去,比如決策權、人事任免權、監督檢查權、危機處理權等。

三是逐漸放權。風箏的線總是慢慢放出去的,授權也一樣,最好是一步一步放開。特別對於經驗少的下屬,不適合一下子賦予他較大的權力。而應逐漸地一級一級地賦予權力,給他一個緩衝的過程和鍛煉的機會。

著名的日本連鎖企業"八佰伴"曾經盛極一時,在中國就擁有很多家分店。到了後期,創始人禾田一夫將公司大小事務統統都授權給自己的弟弟處理,而自己天天躲在家裏看公文或報告。他的弟弟送來的財務報告每次都做得很漂亮,但實際上,那隻是他弟弟做的假賬來蒙蔽他。最後,龐大的商業帝國"八佰伴"頃刻便宣告倒閉,禾田一夫也變得一無所有。後來有人問他,回顧過去的教訓是什麼?他回答:"不要輕信任何人,不要將權力全部交出去!"

四是可控授權。放風箏並不是將風箏隨風扔掉,放權也不是放任自流;風箏飛得再高隨時都能收得回來,授出去的權也應該隨時收得回來。授權之後,如果不聞不問,後果往往是很嚴重的。

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校隻知自己貪圖享樂,把權力交給奸臣魏忠賢。每當魏忠賢請求問題時,他總是懶洋洋地說:"你看著辦吧,處理妥當就行!"結果這大大縱容了魏忠賢的野心,他在舉國上下遍設錦衣衛這個特務組織為其服務,發現有誰對他不敬或不服,他都會不擇手段地對其進行殘酷壓迫。在那段時期,魏忠賢肆無忌憚地殺戮忠臣名將,造成了大批冤案,使明政府的實力大損。

授權不是徹底放權,並不是說把權力分散給下屬,領導就萬事大吉了。在對下屬授權以後,領導必須還得保留必要的權力,如指揮權、檢查權、監督權和修改權。牛勢領導放權之後,都會采取適當的方式監督下屬的工作,以確保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可控製的範圍內。

放權簡單授權難,授權必須因時、因事、因人、因地、因境、因條件的不同,而確定授權對象、權限大小、職責範圍等。"授權之妙,存乎一心",領導者要多在授權中去感悟、去揣摩授權這一高超的領導藝術,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人才、領導團隊,而且還能使自己感覺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