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35件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1 / 1)

加強對時間的管理,做時間的主人,是領導者提高管理效率最先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領導都很忙,地球人都知道。很多人還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他們為什麼這麼忙?除了事無巨細都要去做的這個壞毛病之外,他們還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對時間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像重視其他資源那樣去重視時間的管理和利用。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領導工作也不例外。計劃再好,目標再高,能力再強,沒有時間去實施,一切隻是空中樓閣。"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條實實在在的真理。領導者如果忽視了時間的價值,必然會滋生這樣一些毛病:辦事拖拉、會議冗長、上班瞎掰、敷衍推諉、授權不明,有時候沒事找事,有時候又無所事事等。

相反,一些工作效率高的領導,會非常重視時間這一珍貴的資源,注意科學地管理時間。他們珍惜時間,善於分析和使用時間,把時間應用到重要的工作中去,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將工作幹得漂亮,而且還可以經常有時間釣魚、陪陪家人。加強對時間的管理,做時間的主人,是領導者提高管理效率最先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時間是一種稀缺資源,不可再生,如何配置時間資源必須有個科學安排,安排得當,可達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則事倍功半。領導安排自己的日程,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優先原則,二是協調原則。

所謂優先原則,是指時間的安排必須有個優先順序,集中精力把優先的事情做好,其他的事情可授權他人辦理,在辦理過程中給予關心就可以了,時間優先原則對領導來說特別重要。

猶太人有一個"第克泰特時間"的概念,中文意思是"專用時間",具體就是上班後的頭一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裏,必須將昨天下班到今天上班之間接到的信函、傳真、E—mail等全部回複,用電腦打好並發出,或者用電話回複。在這1個小時內,拒絕任何人的來訪,甚至電話也會拒絕。一個猶太銀行家就嚴令他的秘書:"除總統和我的妻子之外,無論什麼大事,不要把任何電話接給我。"所謂協調原則。就是指時間的安排必須協調平衡,這個平衡主要包括工作與休息,休息好才能工作好。泰戈爾說"休息與工作的關係,正如眼瞼與眼睛的關係。"這個比喻太貼切了,眼睛睜久了,就得閉上一會,養養神;工作久了,就應該休息一下,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將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70高齡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日理萬機,夜以繼日地工作,但他工作起來總是精力充沛,令人驚奇。原來他很會安排休息時間,每天中午都上床睡1小時,晚上8時吃晚飯之前,又上床睡2個小時,即使乘車,他也抓緊時間閉目養神、打盹兒。正是這種主動休息的良好習慣,使他不覺疲憊,性格豁達,做出了驚人的業績。他不僅是偉大的大政治家、外交家、還曾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領導者想要做時間的主人,擺脫繁瑣事務的糾纏,騰出更多的時間來休息或者思考大事,還應該學會分析自己的時間。每個領導者在睡覺前,都應當認真地想一想:"我這一天,哪些時間是在幹正事,哪些時間是白白浪費的。"還可以拿筆記錄下來,這固然有些麻煩,但通過記錄的分析,可以很容易找出哪些事情在經常浪費自己的時間,讓自己遠離這些事情,對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益處的。

領導者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還是授權,凡是能夠由副手、助手、下屬完成的事情,不妨統統交給他們。即使一兩次授權失誤也沒什麼,總比自己一輩子忙忙碌碌要好得多。如果不授權,下屬事事要向你請示,你肯定得考慮研究一番再作答複,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下屬的時間。

有人告訴韋爾奇,說自己一周要工作90個小時以上,韋爾奇馬上打斷他說:"你完全錯了!請寫下你一周內幹的最主要的20件事情,然後進行仔細的審視,你將會發現,其中至少有15項工作是沒有意義或可以請人代勞的。"不幹沒意義的活,盡量讓下屬幹活,多思考最緊要的工作是什麼並將精力集中在這上麵,如此不僅能主宰時間、主宰自己,還能事半功倍地幹好工作,這才是牛勢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