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是一個團隊的"領頭羊",要引領成員不斷進取,帶領團隊不斷乘勝追擊何謂領導?從字麵上說,領導領導,就是帶領和引導,其內在含義就是指引和影響個體、群體或組織來實現所期望目標的各種活動過程。領導的作用關鍵在於協調團隊的內部關係,充分調動和發揮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形成最大合力。
何謂領頭羊?就是羊群在行進時走在最前麵的那隻頭羊,也就是羊群的首領。領頭羊在前麵走,其他的羊都會自覺地跟在領頭羊的身後,充滿信任地、甘心情願地跟著它向前走。牧羊人放羊時,隻需引領著領頭羊,便可輕輕鬆鬆管理好整個羊群。
領導與領頭羊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德高望重、身先士卒、眼光長遠、能力超群等,在領導學的概念中,領頭羊指的就是團體中起主導作用的領導者。如何才能激發出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團隊的戰鬥力,當好一個領導呢?不妨從領頭羊的優秀品質中去尋找答案。
領頭羊主要是靠道德贏取羊群的信任,它身先士卒,路上有陷阱,它會第一個掉下去。領導者首先就要具有這種大公無私的道德品質。
領導者的道德品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行、人格、作風等,它反映在領導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中。道德品質不僅是能否擔任領導職務的素質要求,而且是領導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曆史上眾多的帝王將相中,周文王因為禮賢下士的美德而被後人稱讚,唐太宗以善於納諫的美德而受後人推崇,還有包公的公正無私,嶽飛的精忠報國、海瑞的剛正不阿等。這些明君良相都是由於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受到了曆朝曆代人們的愛戴和敬仰。
領頭羊一定是羊群中體格最健壯、跑得最快、聽力最好,眼光最敏銳的。它在帶路的時候,如果遇到前麵有岔路,它會憑經驗作正確的選擇。所以,領導者應該是一個有知識有才幹的人。
知識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領導者要保持自己在下屬中間的影響力,就必須有功底深厚的業務知識。在為人處事、應急排難等方麵,也要有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這是決定其影響力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下屬們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自然也會倍受鼓舞,信心十足。《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一人一扇一古箏,輕鬆擊退司馬懿數萬雄兵。這是諸葛亮用兵奇妙、料事如神的體現,更是諸葛亮在人們心中巨大影響力的體現。
領頭羊與羊群之間,有著互相依存的情感因素,領頭羊是羊群中大家最喜歡、最信任、最值得依賴的。領導者也應該是一個對下屬充滿人文關懷的好心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下屬對領導有感情,就會對領導的指揮言聽計從,反之則貌合神離、陽奉陰違。因此,領導對下屬務必要注意感情聯絡,絕不要無視感情投資的意義。孫子在《地形篇》中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為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種仁愛士卒的思想是古今名將治業成功的一個共同原因。在今天的團隊管理中,仁愛下屬的思想意義同樣重要。領導者在對下屬的管理過程中,多施以仁愛,尊重下屬,關心下屬,使得下屬把自己當做親人,領導的威信和個人影響力自然會逐步提高。
"羊群走路靠頭羊"、"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群雁高飛頭雁領"……這些俗話說明,領導者是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領頭羊",是幹部群眾的"頭雁",是工作和事業的"火車頭"。
一個牛勢領導肯定是一個稱職的領頭羊,他們既能用長遠的眼光和決斷的魄力明確團隊的方向,又能通過自身的責任感、高素質、好品德、大度、愛心、激情等人格魅力,來引領成員不斷進步,帶領團隊不斷勝利。
牛勢領導如何用人"得人才者得天下"是通用於古今、貫穿在中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可以適用於幹任何事業。比如治國、比如帶兵、比如辦學、比如做企業……所以雍正說:"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餘皆枝葉事耳。"用人是領導者的第一要務,如果能識才、能用才、能留才、能育才,就肯定能享受到事業成功的樂趣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