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56件事辨別忠奸最關鍵(1 / 2)

關鍵時刻,忠誠的下屬會"單騎救主",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挽救團隊以及領導者本人,成為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

"忠誠"是中國傳統文化裏十分重要的內容,所謂三綱五常是指"忠",忠孝仁悌是指"忠",忠君愛國還是指"忠"。一個男人可以容忍妻子的野蠻,卻不能容忍她的背叛;一個公司可以原諒員工的工作失誤,絕不會原諒員工吃裏扒外;一個將軍不害怕敵軍的強大,卻害怕部屬臨陣倒戈。

"忠誠"也是全世界都認可的人才的一種寶貴品質。在一項對世界著名企業家的調查中,當問到"您認為員工應該具備的品質是什麼"時,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忠誠"。"忠誠"是一個下屬的做人之本,忠誠於團隊,忠誠於事業,忠誠於領導,具備了忠誠品質的下屬,永遠是領導最信賴的、最願意重用的。

三國時期,關羽是各路諸侯眼中的香餑餑。曹操還曾竭盡所能,利用金錢、美人、高官厚祿和人情關係等各種手段來招攬他。而英勇蓋世的呂布,盡管本領在關羽之上,最終還是被曹操斬殺了。兩個三國亂世中頂尖的武將,遭遇之所以天差地別,原因就是一個是忠肝義膽,一個是三姓家奴。

"忠誠"就是對工作盡職盡責、對同事坦率誠信、對團隊忠貞不渝、對領導忠肝義膽等。這可以說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是一個團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攘外必先安內",任何組織的發展首先應該是自身安定。隻有下屬忠誠於團隊、忠誠於領導者本人,才能產生高效益與戰鬥力,否則,領導者隻能在提心吊膽中過日子了。

北洋軍閥時代,軍閥們都喜歡策反對方的人馬。因為招兵買馬很費銀子。招來新兵,既要訓練,還得買槍械。如果從別人那裏直接挖一支部隊過來,雖然要付不小的一筆收買費,但卻省下了訓練新兵和購置槍械的錢,也還是劃算的。更重要的是能讓自己的競爭對手實力大損。這一反一正,不就賺了雙倍嗎?軍閥們就這樣挖來挖去,害得大夥恨不得多長幾雙眼睛,把部下盯牢。楊森幹脆把全軍的重武器集中起來,交給自己的兒子統一掌管。部下即使叛逃,也不至於造成很大的危害。這也是當時一大趣聞。

"家有孝子,不亡其家;國有忠臣,不亡其國。"一個下屬隻要忠於自己,即使無才不堪大用,但勤懇、誠實,對工作盡心竭力,能提高領導者的指揮效率與威望。何況,在關鍵時刻,忠誠的下屬會"單騎救主",他們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扶大廈之將頃,挽狂瀾於既倒,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挽救團隊以及領導者本人,成為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這就是領導學課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忠能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