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管理者角色
根據明茨伯格的理論,管理者扮演著10種不同的但卻是高度相關的角色。
管理者角色指的是特定的管理行為範疇,正如表1-2所表示,這10種角色可以組合成三個方麵:人際關係、信息傳遞和決策製定。
表1-2管理者的10種角色
角色描述特征活動舉例人際關係掛名首腦象征性的首腦、法律社會的例行義務迎接來客、簽署法律文件等領導者激勵、獎罰、人員配備、培訓、溝通與交往略聯絡者與組織內外的個人或團體接觸,維護一種人際聯係網絡請客、拜會、工作會談信息傳遞監聽者尋求和獲取各種特定信息,是組織內外信息的神經中樞閱讀、談話、私人接觸傳播者將獲得的信息傳遞給組織其他成員信息交流會等發言人向組織外部發布計劃、政策、行動、結果等;作為產業專家發言風險投資麵談;新聞發布會決策製定企業家尋找機會、發動變革、製定改進方案、監督某些方案的策劃製定戰略、開發新項目混亂駕馭者麵臨重大、意外動亂時,負責采取補救行動製定擺脫危機方案並檢查執行資源分配者負責分配組織的各種資源批準、授權、調度、安排工作談判者在主要談判中作為組織的代表合資、采購、勞資談判◎人際關係方麵的角色
人際關係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禮儀性和象征性的義務。
當學院的院長在畢業典禮上頒發畢業文憑時,或者工廠領班帶領學生參觀時,他們都在扮演掛名首腦的角色。此外,所有的管理者都具有領導者的角色,這個角色包括雇傭、培訓、激勵、懲戒雇員。管理者扮演的第3種角色是在人群中間充當聯絡員。明茨伯格把這種角色描述成與提供信息的來源接觸,這些來源可能是組織內部或外部的個人或團體。
◎信息傳遞方麵的角色
信息傳遞角色指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都從外部的組織或機構接受和收集信息。典型的情況是,通過閱讀雜誌和與他人談話來了解公眾趣味的變化,競爭對手可能正打算幹什麼等,明茨伯格稱此為監聽者角色;管理者還起著向組織成員傳遞信息的通道作用,即扮演傳播者的角色;當他們代表組織向外界表態時,管理者是在扮演發言人的角色。
◎決策製定方麵的角色
明茨伯格圍繞製定決策又確定了4種角色:①作為企業家,管理者發起和監督那些將改進組織績效的新項目;②作為混亂駕禦者,管理者采取糾正行動應付那些未預料到的問題;③作為資源分配者,管理者負有分配人力、物質和金融資源的責任;④當管理者為了自己組織的利益與其他團體議價和商定成交條件時,他們是在扮演談判者的角色。
第5節小企業與大企業中管理者的角色差異
什麼是小企業、什麼是大企業,沒有公認的定義,因為對於如何定義小和大有不同的標準。在這裏,我們把任何獨立所有和經營的、追求利潤的、雇員人數在500人以下的企業稱為小企業。管理小企業的工作是否不同於管理大企業的工作?許多的研究都表明,管理角色的重要性在兩類企業中有顯著的不同。小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發言人:小企業的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時間處理外部事務,如接待消費者,會晤銀行家安排融資,尋求新的生意機會,以及促進變革。相反,大企業的管理者主要關心的是企業的內部事務,如怎樣在組織單位間內分配現有的資源等。企業家的角色(尋求生意機會和規劃變革的活動)對於大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
與大企業的管理者相比,小企業的管理者更可能是一個多麵手。他的工作綜合了大公司總裁的活動和第一線監工的日複一日的活動。不僅如此,在大企業管理者是結構化和正規化的工作,而在小企業管理者往往是非正規性的,計劃不太可能是一種仔細協調的過程,組織結構的設計也不那麼複雜,控製則更多地依靠巡視,而不像大企業那樣依靠複雜的計算機化的監視係統。
不管是大企業的管理者還是小企業的管理者,隨著管理者在組織中的晉升或者組織規模的擴大,他們將更多地從事計劃工作,更少地從事直接監督工作。所有的管理者,無論他處於哪個層次上,都要製定決策,履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職能,隻是他們花在每項職能上的時間不同。例如,高層管理者要更多地考慮組織的設計,而基層管理者集中於工作小組和個人的工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