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長城交響詩——規模最大的國慶閱兵(1 / 1)

禮炮聲裏,五星紅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旋律中冉冉升起。

198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十五個誕辰。

這是在中斷了24年之後,舉世矚目的國慶閱兵。共和國在曆經了十年動亂,割除了癰疽毒腫之後,意氣風發地走進了新的發展時期。

受閱隊伍肅立以待。天安門廣場上,人如海,花如潮……

上午10時許,閱兵式開始。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健步走下天安門城樓,乘檢閱車馳過金水橋,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向鄧主席報告。

秦基偉同期聲:軍委主席,受閱部隊準備完畢,請你檢閱!

代表中國人民武裝力量體製的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共42個方隊,以前所未有的英姿,整齊排列於長安街以東。軍威雄壯,器宇軒昂。

由我國自己設計、製造的武器裝備所組成的鋼鐵方陣,是由1萬多將士築起的新的長城。

檢閱車由東向西緩緩而行。鄧小平同期聲: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受閱方隊同期聲:首長好!為人民服務!

10點30分。鄧小平同誌在天安門城樓上發表了激動人心的講話之後,分列式開始。

軍樂隊奏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在鮮豔的八一軍旗引導下,42個受閱方隊依次通過天安門城樓。

走在最前麵的是北京衛戍區某部儀仗營方隊,緊接著是陸海空及武警、民兵方隊……

徒步方隊以25人×14行的大陣容打破了世界閱兵史的紀錄。

行進中的軍事學院方隊。字幕:解放軍軍事學院學員方隊;裝甲輸送車步兵方隊。

這4個裝甲輸送車步兵方隊的官兵來自1個戰功卓著的紅軍團。

李少軍(方隊長、紅軍團團長)同期聲:這個機械化團經曆了3次大改裝,從小米加步槍到騾馬化,到摩托化,又到機械化。

今天,這支陸軍部隊已經走到全軍現代化的前列,配備了直升機大隊。

火箭布雷車方隊;坦克車方隊……

這種新式坦克裝甲厚、防護力強,火炮口徑大,車上的許多儀器都具世界先進水平。

火箭炮方隊;榴彈炮方隊;加農炮方隊;武警方隊……

這支人民武裝警察方隊,由張思德生前所在團組成。他們橄欖色的軍衣維係著共和國首都的和平與安寧。

女兵方隊。

這些女兵都是石家莊軍醫學校的學員。方隊裏有來自8個少數民族的戰士。

領隊白俊平同期聲:我是蒙古族人,當年閱兵時還是個小姑娘,現在已過而立之年。當年我們受閱女兵的生活區被人戲稱為“熊貓村”——大概是受到“重點保護”的意思吧!

女民兵方隊。

這些英姿颯爽的女民兵,來自北京朝陽區17個工廠企業。在她們前頭的是首都鋼鐵公司男民兵方隊。

海軍艦對艦導彈方隊;海軍潛對地導彈方隊;海軍岸對艦導彈方隊徐徐馳過天安門。

這個方隊的方隊長叫馮洪達,是海軍水麵艦艇學院副院長,他身材魁偉,頗具其父馮玉祥的遺風。共和國草創之初,馮玉祥先生衝破重重阻力,走海路歸國,途中不幸遇難。馮洪達決心繼承父誌,從軍報國,為振興中國的海軍出力。

這個方隊的副方隊長孫國楨,曾是國民黨“重慶艦”的水手,是“重慶號”起義的士兵委員會委員。走在受閱方隊裏,他雄風不減當年。

郝玉群是潛艇水兵方隊一中隊隊長,曾是南海艦隊一艘潛艇的魚雷兵。參加過“西沙之戰”。在那次海戰中,我艦隊一舉擊沉敵艦1艘,重創3艘,取得重大勝利。

分列式最後一個方隊——戰略導彈方隊進入廣場時,8架護衛機臨空。護衛機放出絢麗的彩帶;緊接著,轟炸機、強擊機、殲擊機85架戰鷹組成三個梯隊,擺成燕翅形、楔形,呼嘯而來,排空而去。

空中梯隊總領隊是航空兵某師副師長徐水香。他曾帶領一個飛行團,創30年安全飛行紀錄,在全軍名列第一。

戰略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

80年代第一個春天,我國向南太平洋海域發射了運載火箭;第二年金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第三年黃花時節,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又獲成功。今天,導彈兵健兒在這裏接受祖國的檢閱,肅立於方隊指揮車上的某導彈支隊支隊長於秉鈞的心情無比激動。

一群和平鴿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飛翔。廣場上歡聲雷動,彩旗飛揚……

孫子日:“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軍隊,本是戰爭的產兒,可沒有它,也就沒有和平。一個怯於流血的民族,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在世界麵前挺立。

長城,作為人民軍隊的象征,它的巍峨和強大,是祖國安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