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英軍駐地飄揚的“米”字旗。
自從1898年6月9日,國力日衰的晚清政府在《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字之後,中國的神聖領土香港,被劃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版圖,香港上空的“米”字旗,飄揚了99年。
鄧小平接見國際友人。
1982年1月,鄧小平在針對香港問題的一次談話中,就提出了“一國兩製”的設想。這意味著香港的回歸,已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此後不久,小平同誌再次宣布:1997年後,我們要派一支小部隊去香港。
這表明:1997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作為國家主權的象征將進駐香港。
新華社電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公告……
1996年1月28日,新華社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公告》,宣布我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部隊,經過精心準備,現已組建完成。駐香港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海軍和空軍部隊組成,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這支部隊將於1997年7月1日0時正式進駐香港。
深圳駐港部隊營地:軍政訓練場景;駐港部隊第一批先遣人員進入香港……
1997年4月,駐港部隊即進行全封閉的軍政訓練,為進駐香港作準備。
4月21日下午,駐港部隊第一批先遣人員由皇崗口岸進入香港。
駐港部隊換裝。
從5月1日起,駐港部隊換穿新式軍服。佩戴上由“八一”軍徽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為主要圖案的臂章。
此間,香港各界對駐港部隊十分關注。我新華社駐香港分社主任魯平說:到了那一天,你們一覺醒來,將會發現窗外飄著五星紅旗和你們的紫荊花區旗,但除此之外,香港還是原來的香港。
1997年6月30日上午10點,軍委主席江澤民下達《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命令》。
與此同時,在雨後初晴的深圳,召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歡送大會。
晚8點20分,在皇崗口岸,我駐港先頭部隊的39輛軍車,共509人,開始了進駐香港的行動。為實現香港防務的順利交接,駐港先頭部隊提前3小時,即於晚9點進入香港,而駐港英軍最後一批士兵的撤離,也於7月1日淩晨3點進行。這不僅體現了對等的原則,也是確保香港的防務不會出現真空。
這一天,深圳特區也洋溢著節日般的喜慶氣氛:華燈齊放,霓虹繽紛,一座座凱旋門下,十萬市民載歌載舞,冒雨為子弟兵送行。
晚9點前,駐香港先頭部隊的最後一輛軍車駛過落馬洲口岸,經過編隊後,次第駛向石崗、昂船洲、赤柱和威爾斯親王軍營。
22點30分,駐港部隊政委熊自仁少將的指揮車駛入駐港英軍總部——威爾斯親王軍營。此前,這座軍營的英軍士兵已經在其“漆鹹”號軍艦發射的21響禮炮中,緩緩降下了“米”字旗。
23點50分,中英防務交接儀式開始。
一支由陸、海、空士兵組成的英軍儀仗隊,進入指定位置,2分鍾後,麵對我方站立。
23點54分,我駐港部隊儀仗隊進入指定位置。雙方實施交接。
23點59分55秒,英軍最後一名士兵走出了威爾斯親王軍營。
1997年7月1日0點,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14處軍營裏同時升起。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順利實現了對香港的防務接管,開始履行自己的神聖使命。
與此同時,駐香港主力部隊分別從空中、海上以及陸地3個口岸共5個方向同時向香港開進。
5點整,駐香港部隊艦艇部隊由10艘艦艇組成的編隊,掛了滿旗從深圳媽灣起航,向待機海域駛去。
6點整,駐港部隊機關和步兵旅主體從文錦渡口岸入關。其另一部也從沙頭角中英街一側進入香港。步兵旅一部和航空兵乘坐215輛軍車,徐徐通過皇崗口岸。
也是在同一時刻,駐香港部隊6架直升機也飛臨香港上空。
6點17分,駐香港主力部隊已進入香港上水馬會,已在此守候多時的香港市民,揮舞著鮮花和紅旗,呼喊著歡迎的口號,擁上前來,獻上他們的花環和牌匾。
其時,裝甲運兵車上的車長們也舉起右手,向前來歡迎的人群致以莊嚴的軍禮!
這是一次輝煌的曆史大進軍。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軍事大行動,盡管它沒有硝煙、沒有炮火……
當威爾斯親王軍營旗杆上那麵飄拂了100年的“米”字旗緩緩降落,為鮮豔的五星紅旗所取代,並由此永展其風采時,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