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此是說狂風吹起的沙子,似乎象驚慌失措地逃跑的樣子。高風:即狂暴的風。
⑦這裏是詩人自言:不敢嫌走的太遠。
⑧這句是說,如此狂風暴作,連大雁也不敢起飛了。罷:停止。
【佳句采擷】
目斷天無極,風高沙自驚。
張文光
【作者簡介】
張文光:生卒不詳。字譙明,河南祥符(劃歸開封市)人。崇禎戊辰(1628)進士。入清授按察副使。著有《半齋詩》集。
九月八日喜禹峰至
【背景略述】
這首詩是作者與多年未見的朋友到來所寫的一首。他與老友為莫逆之交,而且情同意合。二人雖都是清朝官員,但卻有反清複明的思想。顯然“詩言誌”這一經典高論,當是不刊之言。
蘇門別後幾經霜①,異地音書各渺茫②。握手十年才一夕,驚心明日又重陽③。江湖月冷魚龍臥④,邊塞風高雁鶩翔⑤。欲問元龍⑥天下計,漫言中散舊時狂⑦。
【詞語注釋】
①言作者與他的朋友離別之後,曾多次遇到波折與困難。蘇門:即江蘇吳門。
②此言詩人與友人兩地誰也不知道誰的情況。異地:不同的兩地。音書:消息或書信。渺茫:這裏是指雙方都摸不清對方的情況。
③這一聯是說闊別了十年才相聚一個晚上,不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
④⑤言江湖河塘的水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水溫下降了,魚龍等水族都沉入水下避寒。魚龍臥:魚龍,是比喻非凡而有才幹的人。臥:隱避。就連邊地因狂風大作使天空的大雁飛翔中也顯得似鴨子那樣笨拙。邊塞:即塞外,指內蒙和外蒙的廣大地區。風高:天風或狂風。鶩:鴨子的一類。
⑥元龍:即陳登,東漢下邳人,字元龍。深沉有大略,曆任廣陵(江蘇揚州市),東城太守,以平呂布有功,封伏波將軍。
⑦這句話是說魏晉時期的嵇康,他曾做過中散大夫的官,其為人才品尚高,時有“臥龍”之稱。詩文具佳,名列建安七子之一。他剛直不阿,與司馬氏相敵,從不示弱,即使後來入獄至臨刑,都是漫言無忌,豪氣十足。中散:即中散大夫。王莽時設置,曆代沿襲。元時廢。
【佳句采擷】
江湖月冷魚龍臥,邊塞風高雁鶩翔。
宋琬
【作者簡介】
宋琬(1614-1673?)字玉叔,號荔裳,別署二鄉亭主人,山東萊陽人。順治丁亥(1647)進士,官至浙江按察使。順治七年,康熙元年先後被人兩次誣諂,係獄困頓。十年後再起蜀阜,三藩變作,遂以入覲,卒於京師。一生遭遇,豐少屯多,故其詩多感傷世時之作,含悲憤激蕩之意。王士禎將他和施閏章並稱為“南施北宋”,鄧之誠讚其:“琬才名早著,顧一官累躓。……世以與愚山並稱,然才氣充沛,似過於施。”著有《安雅堂集》。
九日同薑如農王西樵程穆倩諸君登慧光閣
【背景略述】
作者一生為官清廉剛直,但也頗遭晦氣之事,被人誣陷冤案多起,盡管次次昭雪,總之世間黑白並存,忠奸難分,加之當時社會統治黑暗,勢利成風,人情淡薄,詩人麵對此情,悲憤交加,其情具在詩中。
塞鴻猶未到蕪城①,載酒登樓雨乍②晴。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③。上方鍾磬疏林滿④,十裏笙歌畫舫⑤明。空負黃花羞短發⑥,寒衣三浣客心驚。
【詞語注釋】
①蕪城:在今江蘇江都縣。
②乍:忽然。
③此一聯是作者借自然的景色和季節的變化來比喻江山的易位,時局的變遷。對清初的統治和社會的黑暗倍感淒涼。
④上方鍾磬疏林滿:這句是說寺院裏的鍾磬聲充滿了樹林的遠近。上方:這裏指寺院。疏:疏散、疏遠。
⑤畫舫:一種雕飾精致,油彩富麗堂皇的遊船。
⑥此句為作者哀歎自己的命運不濟。
【佳句采擷】
空負黃花羞短發,寒衣三浣客心驚。
吳嘉紀
【作者簡介】吳嘉紀(1618-1684):字賓賢,一字野人,江南泰州(今屬江蘇)人。隱居家鄉,生活貧困。有《陋軒詩集》。沈德潛稱其詩:“以性情勝,不須典實而胸無渣滓,故語言真樸,而越空靈。”近人胡先驌以吳與鄭珍並舉,稱之為清代二大詩人。
九日寄徐式家①
【背景略述】
這首詩作者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了明末清初因戰亂造成的蕭條冷落的景象,並抒發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清波晃蕩荻花齊,徙倚衡門②獨杖藜。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鷺飛低。凶年酒貴鄉人醒,返照村空寡婦啼③。浦漵黃昏君不見④,涼風衰柳思淒淒⑤。
【詞語注釋】
①徐式家:作者友人,歙西傅溪(安徽歙縣籍)。歙shè讀社音。
②徙倚:站立。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又比喻隱居者的住所。
③此句是言荒年物貴,社會昏暗淒苦。返照:即夕照,為日近西下時分。
④詩人告訴朋友說,你還不曾見到那河邊啼饑號寒的現象。浦漵(xù讀序音):指水邊。
⑤淒淒:淒愴、悲傷。比喻著荒年災歲的境況。
【佳句采擷】
凶年酒貴鄉人醒,返照村空寡婦啼。
陸元輔
【作者簡介】
陸元輔:生卒不詳。清代詩人。字翼王,明諸生。江蘇嘉定人。為黃陶庵(淳耀)先生入室弟子。學術誌行不愧師門,所為詩亦相似。康熙中舉鴻博,不應詔。家多藏書,手跋宋元明人經說至數十種。朱彝尊的《經義考》,多取其言。
九日侯硯德病起招尋王氏南園
【背景略述】
作者一生安於讀書、著書不入仕途,雖清廷有詔納士,但他拒之不赴。從其生平考之,他所處的明末清初社會,是一個動亂不安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詩人不願自投旋渦,而安心學術研究,以避塵世。這正是其詩裏行間既流露著些許的憂思,又表示著對節日暫時的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