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船長的故事(2 / 2)

到中世紀晚期,還有一種開船法:先把船移到一個可靠的緯度—因為那會兒測定緯度比較容易—然後一股勁兒往西或往東航行。這法子的好處是簡單,認準東西向,跟著日出日落即可,壞處是一旦認錯了緯度,立刻完蛋。哥倫布當時西行,就是把船向南行駛,走到一個緯度,自覺“老子要去的印度,就是在這個緯度了吧”,於是轉舵向西,一門心思航行,結果就走到了新大陸:隻怪那時經緯儀不發達,又沒有世界地圖,真是盲人摸象,走哪兒算哪兒。哥倫布甚至還用了一個極笨的法子來測方位:逼水手們喝船舷旁的水。鹹的?好,我們在海上;淡的?嗯,說明這一帶已經是河水了,快要接近陸地了!

所以說,好的船長絕不能是老好人。鼓勵、哄騙、心計、辦法、威脅、利誘、勇敢、殘忍,必須一應俱全。老於航海的船長,正經人都會覺得畏懼。哥倫布被同時代人當作大騙子,意大利人稱呼愛說大話的人是“馬可·波羅”,都是這個意思。英國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德雷克先生,就是一代梟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陛下想跟西班牙無敵艦隊動手,本來想讓德雷克做當家,一轉念還是讓他做了副手—因為屬下都說,這廝桀驁不馴,當不了海軍的臉麵。果然英國人大戰無敵艦隊時,出了個大笑話:頭天海戰完了,德雷克聽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支隊老大佩德羅船上珍寶無數,就熄了燈,單槍匹馬開船過去,把佩德羅的主艦劫持了。他對佩德羅極盡禮貌,請他同桌用膳,請他住在自己艙裏,當然,得請佩德羅交出那些珠寶。打仗期間,私自出馬去綁票對手,簡直不成體統,而且他還不肯分贓。英國海軍將領弗羅比舍說:“他想讓我們不能染指這一萬五千杜卡……可是我們見財有份!”後來德雷克的申辯理由是,並非他想去搶這船,而是“身為一個船長,我不能抵抗水手們的積極要求啊!”—意思是,貪財的不是他,而是他那些水手。所以後來大家說大英帝國的殖民掠奪者本性,從他們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身上,全體現出來了。

最後一個細節。

海盜船長們大多戴著眼罩,仿佛人人都是獨眼龍。老笑話說,這是因為船長斷了手戴了鐵鉤,某日有海鳥在眼睛上拉屎,於是抬手想擦,忘了鐵鉤的銳利,結果鉤了自己眼睛。其實並非如此。許多正經船長也戴眼罩。因為水手們各就各崗,船長們卻得時常在甲板艙裏兩頭跑,強光和幽暗交替,為了讓自己一下底艙就適應黑暗,便得這麼戴眼罩:在甲板上,用一隻眼睛看亮光;下了艙,一摘眼罩,那隻被遮慣的眼睛也能立刻適應黑暗。當然久而久之,船長和瞭望員的眼睛多少還是會出問題,但比起大家想象裏的獨眼龍,還是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