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隻有在自己親身體驗後才能理解。
那是1987年的冬天,放寒假了,我從幾百裏外的省城長沙回到老家安鄉,大年三十的前天晚上,一場紛紛揚揚的瑞雪很快將大地銀裝素裹。坐在熊熊燃燒的火坑旁,父親先是和藹可親地向我介紹家裏的收入,介紹完,他話鋒一轉,語調馬上沉重起來,他說弟弟的一場大病一下便讓家裏破費兩千多元,他說家裏的人情開支也大,而我一年讀書的費用又絕不比這個數字小,家裏的情況不景氣,現已背上沉重的債務呢!叫我往後盡量節儉些。我那時年輕敏感,一聽這話便當父親是在教訓自己太浪費,而平素自己又不比同學們慷慨,確切地講,是顯得很寒酸。自尊心一刺激,火氣馬上上升。於是,我頂撞父親說:“如果你覺得我花銷太大,以後,就不必為我讀書支付錢了,我自己掙!”“自己掙?好嗬!”父親也火氣炙人,“翅膀還未長硬嘴巴就硬了,這些年為讓你讀書我們含辛茹苦,難道……”父親的臉刹時漲得通紅。我也不甘示弱,我們很快大吵起來,吵完我扔下一句話:“反正我不想再為難你,用了多少錢,理個清單賬簿,畢業後一五一十還清得了吧?”說完,拔腿便向門外衝。母親急了,一邊嗬斥父親不該在這節骨眼上生亂子,一邊跳出來呼喚我回家,我不從!
乘上南下長沙的公共汽車,我隻身一人回到醫專。沒有錢,找個地方打工,或者先向叔叔、舅舅他們借,等參加工作了再如數償還,我把牙關咬得格格響。但一跨進宿舍,我心裏又冷冰冰的,畢竟空蕩蕩的,孤獨寂寞啊。那一整晚,我翻來覆去未能合眼。翌日一大早,我決定進城買點酒菜和其他什麼,回到學校獨酌獨飲算是過年。
可剛出校門,父親就踩著積雪氣喘籲籲地趕來了。“你這孩子,”父親一見我就說,“還當你去了親戚朋友家呢,可找遍了也不見,又去汽車站,路滑,公共汽車停開,便隻好趕最晚一班客輪來!”望著父親雙眼布滿血絲,全身汙泥濁水,我能想象父親心急火燎之下跌跌撞撞摔了多少跤。父親不顧旅途遙遠冒著風雪來接我,讓我著實心軟,但我表麵上仍不想順從。我說:“這樣遠來找我值得嗎?我不想回去了,就讓我一個人在這裏安安靜靜過個年吧?”“孩子——”父親的老淚都快滴出來,“等你做了父親,也許會理解我的一片苦心。不管怎麼說,在這合家團聚的日子,我們家也該團團圓圓吧?要知道,我並不是指責你,我隻是想公開家庭收支,讓你也來當家理財呀。爸爸說話過火的地方,我向你道歉,孩子,你一人在外,全家心亂如麻呀……”說著父親已溫情地挽起我的手臂。我終於被父親的一片真誠和苦心深深打動,與他一道乘船趕回老家過年。
7年後,當我也有了孩子,也做了父親,也因家庭經濟拮據不得不扳著指頭過日子的時候,我真正理解了父親,真正理解了維持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之不易。再苦不會苦孩子,再累不會累孩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