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愛情·性愛(2 / 3)

《人生之道》

一切生命隻有一個可靠的導師。這個導師就是萬物的靈魂,它使每個生命都做其應該做的事:這個靈魂在樹木裏,就讓它向著太陽生長;在花朵裏就讓它結出種子;在種子裏就讓它落入大地生根發芽。在人的身上,這個靈魂就讓他用愛與其他生命結合在一起。

《生活之路》

你應當愛得強烈些,那麼你的愛就變成信仰了。凡是沒有信仰的人,就不能夠愛。

《世界情愛茂言集》

如果你了解愛是人生的主要事業,那麼你在與人相處之時,就不會想到他對你有什麼好處,而是想到你有什麼地方或是如何做,才會對他有所幫助。能夠一心一意地如此努力才是好的,這樣比起你始終隻擔心自己的事,還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人生之道》

肉體的幸福,也就是所有的快樂,都是從他人之處奪取才能獲得。相反地,靈魂的幸福,也就是充滿愛的幸福,是我們在增加他人的幸福之時,才能獲得的。

《人生之道》

為某種目的而為的善行,已經不是善行。完全沒有目的,才能成為真正的愛。

《人生之道》

愛情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隻有用生活,用生活的全部來表達它。

《世界情愛言集》

未能理解人生的人們口裏所說的愛,隻不過是他們用來與其他條件比較大小輕重,及自己個人幸福的條件之一罷了。不了解人生意義為何的人們,說他是如何地愛他的妻子、兒女和友人之時,其中意味著,在他生活中的妻子、兒女、友人的存在,隻不過是為擴大他自己個人生活的幸福而存在。

《人生論》

愛是神奇的,她使得數字法則失去了平衡:兩個人分擔一個痛苦隻有半個痛苦,而兩個人共享一個幸福,卻有兩個幸福。

《世界情愛言集》

沒有比領會到被愛的感覺還要令人高興的事。或許你會感到奇怪—人是不可以為了讓別人來愛你,而特意去討好別人。人必得拋開對他人的思慮,努力不懈地接近神,而且不去考慮他人的事物,如此才能讓別人來愛你。

《人生之道》

不隻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為了要真正地去愛別人,必須要真正地放棄對自己的愛。我們常常讓別人和自己堅信我們是真的想要去愛別人,而事實上我們僅在嘴裏說著,確確實實卻隻愛自己。我們很容易忘卻別人的三餐或睡眠,對自己是絕對不可能如此的。因此,想要確確實實去愛別人,以及放棄對自己的愛,必得在忘記別人的三餐或睡眠之時,也同樣地忽視自己的三餐及睡眠。

《最初的階段》

堂堂正正地生活,就是指成為如神一般的人的意思。為了成為如神一樣的人,必須要無所畏懼,既不為自己也不為榮耀而活。而想要無所畏懼,不為自己也不期待榮耀,必得先一心一意地去愛才行。

《人生之道》

神希望我們幸福,因此為我們種植了追求幸福的欲望。但是,神不隻希望一個人,而是希望所有的人類都能幸福,因此他也為我們種植了對愛的需求。因此,在人們彼此相親相愛之時,才能見到人類的幸福。

《人生之道》

真正的愛,隻有在舍棄動物性的個人幸福之時,才有可能存在。

《人生論》

愛有三種:(1)高尚的愛。(2)獻身的愛。(3)積極的愛。

《世界情愛茂言集》

放棄了個人福利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世界倩愛言集》

為了按照自己的規律生活,蜜蜂就要飛,蛇就要爬,魚就要遊,而人就要愛。因此,如果一個人不去愛他人,對他人待之以惡,則他的行為就像鳥在水裏遊、魚在空中飛一樣不可思議。

《生活之路》

羅馬哲人塞內加說過,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有生命的物體,乃是一個統一的肌體:我們所有人,就像手臂、腿、胃、骨頭一樣,是這個肌體的組成部分。我們都同樣地降生,我們都同樣地希望自己獲得利益,我們都懂得,互相幫助勝於互相殘殺,在我們所有人身上都置人了同一個互相的愛。我們就像一堆砌在同一個拱頂上的石頭,如果我們不互相支撐,立刻就會同遭厄運。

《生活之路》

人類不能沒有愛。但是,人們隻願意愛毫無瑕疵的東西,所以世上不能沒有完美的東西。而毫無瑕疵的完美之物,世上僅有一個,那就是神。

《人生之道》

愛會使人幸福,因為愛是人與神之間的橋梁。

《人生之道》

神希望所有人類都幸福。所以,如果你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幸福,也就是說,如果你愛所有的人類,那麼神便與你同在。

《人生之道》

耶穌基督說:“你們要相親相愛,就如同我愛你們一樣。能夠相親相愛的話,所有的人才能認同你們是我的弟子。”他並沒有說:“你們相信這些的話。”而是說:“能夠相親相愛的話。”信仰會因人因時代而有所不同,但是愛對任何人在任何時代,都是永遠不變的。

《人生之道》

“我不了解愛上帝是什麼意思。難道真的能去愛不可知不可解的東西?我可以愛我的鄰居,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一樁美事。但是,愛上帝,就如同做一件蠢事一樣。”大多數的人都這樣想、這麼說。但是,不但這樣想而且說出口的人,實在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他們並不了解愛他們的鄰居是什麼意思。我們不隻要愛我們喜歡而且對我們有幫助的人,即使對我們來說是多麼令人討厭、憎恨的人,我們都要一視同仁地去愛他們。能這樣去愛鄰居,也就是愛上帝—所有人類共同認知的上帝。不愛上帝,卻能愛他的鄰居,這才是令人不可理解的事。

《人生之道》

同樣地愛所有人很難做到,但不要因為難以做到,就說不必努力去做。所有好事都是難以做到的。

《生活之路》

你是否希望所有的人都為你而活?你是否希望所有的人都比愛自己本身還更愛你?能適應你這種願望的狀況隻有一種,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是為了他人的幸福而生存,所有的人都比愛自己還更愛他人。隻有在這種情形之下,你自己和他人才會得到所有人的愛,以及獲得你所盼望的幸福。隻有在所有的人都比愛自己還更愛他人時,才能實現你所盼望的幸福。如果是這樣,那麼作為一個生存分子而存在的你,就必須要比愛自己還要更愛他人才行。

《人生論》

人們說:“還要去愛那些讓我們厭惡的人這是為什麼?’因為這就是快樂。你親身去體驗一下,就會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生活之路》

“要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你的鄰居”,這並不是要你非得盡力去愛你的鄰居不可,沒有人能夠強迫自己去愛。這句話是教人不要愛自己勝過愛別人。當你不再愛自己勝過別人時,你便能很自然地像愛你自己一樣,去愛你的鄰居。

《怎麼辦》

不能把不平等和愛聯係在一起。愛,隻有當她像陽光一樣,平等地照射到一切置於其照射範圍之內的物體時,愛才是愛。而當她隻能照到一部分,卻排除了另一部分時,那隻能表明,這已不是愛,而隻是某種類似於愛的東西。

《生活之路》

愛是把其他的存在,比自己,也就是動物性的個人,放在優先的地位。

《人生論》

生命的意義,對於我們中每一個人,隻是助長人生的愛。

《世界情愛言錄》

未能理解人生的人們口裏所說的愛,隻不過是他們用來與其他條件比較大小輕重,及自己個人幸福的條件之一罷了。不了解愛。一也就是說,隻有領會“愛自己生命的人也許會滅亡,反之輕視自己生命的人卻能獲得永生”的人,才能認識真正的愛。

《人生論》

像傻瓜一樣地戀愛,正像不按拍子、不按照輕重音來奏一個奏鳴曲,永遠把踏板踏住,雖然充滿了感情—卻不能給人家,甚至不能給自己以快感。

《托爾斯泰傳》

假使有千萬個人,就有千萬條心,自然有千萬副心腸,就有千萬種戀愛。

《世界情愛言錄》

積存金錢的人不會去愛人。

《人生論》

對於基督徒來說,愛是一種希望所有人都得到幸福的感情。但在許多人看來,“愛”卻意味著與此完全相反的感情。在那些認為生活即在於人的動物性的人們心目中,愛常常就是這樣一種感情:一個母親出於愛,為了自己的嬰兒的幸福,用雇傭奶母的方式,從另一個嬰兒那裏搶來他母親的乳汁;或者愛就是這樣一種感情:一個父親出於愛,從饑腸轆轆的人們手裏搶來最後一塊麵包,為的是給自己的孩子吃;或者愛就是這樣一種感情:一個人愛上了一個女子,並且因這種愛而痛苦,於是他也迫使她去痛苦,引誘她,或者出於忌妒而害死自己和她;或者愛就是這樣一種感情:出於這種愛,一些彼此情投意合的人,合起夥來去加害於他人或與他們這一夥人有仇怨的人;或者愛就是這樣一種感情:出於這種感情,一個人為一件“十分喜愛的”事業而經受著痛苦,並且用這種事業帶給周圍的人同樣的悲傷與痛苦;或者愛就是這樣一種感情:出於這種感情,人們不能忍受自己所愛的祖國遭受淩辱,而將自己和他人的屍骸或傷殘之軀鋪滿疆場。這些感情不是愛,因為那些體驗到這種感情的人,不承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不承認人人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對他人的愛。

《生活之路》

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愛,在過去已經不可能,也不可能在虛幻的未來。愛,隻有在現在這一瞬間,才是活生生的。

《人生之道》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以怨報德,而你卻對他行善,圖的是什麼呢?”我們說,如果你愛那個你為之行善的人,你就已經在對他的愛中得到了獎賞,而如果你能以愛來對待他加之於你的惡,那你還會在自己的靈魂中得到更大的獎賞。

《生活之路》

真正的愛,在放棄個人福利之後才能產生。

《世界情愛言集》

一個人如果說他愛神,但卻不愛他的鄰人,那麼他是在欺瞞世人。如果他說他愛鄰人,但是卻不愛神,那麼他是在欺騙他自己。

《人生之道》

比其他的人還愛某些特定的人—像這種被錯稱為愛的東西,有如接木於真愛之上才會開花結果的野生樹木。野生樹木與蘋果樹不同,是不會結果實的;就算結了果實,也不會是甘甜的果實,而是苦的。同理,隻愛特定的人們,不能稱作是愛,這不是對其他的人們行善,而是極大的惡。所以,提及對科學、藝術或祖國的愛,以及對待自己的妻子、兒女、友人常常被稱作愛的東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惡行。像這樣的愛,隻不過是對動物性生活的某個特定條件(勝於其他的條件)一時的偏愛罷了。

《人生論》

對妻子兒女的愛,並非人類的愛;動物也一樣,不比人類更加強烈地愛它們的妻子兒女。人類的愛,是身為上帝子民的人類,如兄弟手足一般的人類,對所有人們所付出的愛。

《我不能沉默》

僅僅那些能具有深厚愛情的人,才能再體會出更大的苦惱。

《世界情愛言集》

愛並非是理性的歸結,也不是某個活動的結果。愛是充滿歡喜的生命活動。

《人生論》

隻有付出愛的人,才是真正生活著的人。

《人生論》

人並不是因為美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美的格言》

人們常說不能愛自己,但是不愛自己,哪來的生命?問題應該是—你是愛自己的某些東西,還是愛自己的靈魂,還是愛自己的肉體?

《一日一言》

愛出於至情,它是毫無條件的。

《世界情愛言集》

沒有存在於未來的愛,愛是完全存在於現在的活動。在現在不表現出愛的人,是因他並未擁有愛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