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愛情·性愛(3 / 3)

《人生論》

獲得生活中真正幸福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受任何陳規的約束,像蜘蛛似的從自己身上向四麵八方散出善於攀纏的愛的蛛網,把一切碰到的東西……都一視同仁地網羅進去。

《托爾斯泰傳》

在鍾愛的人麵前,顯示心靈的優點,比顯示外形的美更更有價值。

《世界情愛言集》

美麗是可以在一小時之內被發現、被愛上,而在同樣的時間裏又可以不愛上的,而愛一個靈魂卻需要長時間。世界上是沒有不通過勞動而能得到的東西的,愛何嚐不然。

《托爾斯泰傳》

真正的愛,在放棄個人福社之後才能產生。

《人生論》

貞潔不是一種規律或概念,而是一種理想,或者勿寧說是這種理想的一個條件。但是理想之所以成為理想,隻有當它的實現隻是在觀念和思想中才有可能,當它隻能在無限中達到,因而達到它的可能性也是無限的,隻有這時才成其為理想。

《托爾斯泰傳》

世界上有價值的東西隻是愛。

《行屍走肉》

愛情的真諦在於精神,而不在於肉欲。

《世界情愛言集》

“用人間的愛去愛,我們可以由愛轉為恨;但神聖的愛不能改變。無論是死還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它是心靈的本質。在我的生活中,我仇恨那麼多的人,在所有這些人當中,我再沒有愛過也沒有恨過什麼人,像我對她那樣。”於是他清楚地想起娜塔莎,不是像從前那樣隻想起他所喜歡的她那種媚力;而是第一次想到她的心靈。他了解她的情感,了解她的苦痛、羞怯和懺悔。他現在第一次明白了自己把她甩開的殘酷無情,明白了他和她分別的殘酷。“但願我還能再看見她一次。隻要一次,望著那一對眼睛,說……”

……他的注意力忽然被吸引到另一個真實與燒熱的世界中去,在這個世界裏正在發生著什麼特別的事情。在這個世界裏,仍舊有建築物在升起,而且沒倒下來,仍舊有什麼東西在展開,蠟燭仍舊發出紅色光暈點燃著,有翅的獅身人麵怪物仍舊躺在門邊;但是除了這一切之外還有什麼東西響了一聲,吹了一陣清風,於是新的白色的站立著的獅身人麵怪物在門前出現了。這個獅身人麵怪物的頭上有著正是他剛剛想到的那個娜塔莎的蒼白的臉和明亮的眼睛。

“啊,這種連續的昏迷是多麼痛苦啊!”安德來公爵想著,極力從自己的想象中趕走這個麵孔。但這個麵孔真實有力地擺在他麵前,這個麵孔靠近了。安德來公爵想要回到先前的純粹幻想的世界中去,但是他不能夠,昏迷把他帶到它的領域裏去了。輕柔的低語聲繼續有節奏地響著,不知什麼東西在壓、在伸展,而且那個奇怪的麵孔來到了他麵前。安德來公爵集中全部力量去恢複神誌;他動了一下,忽然他的耳朵轟鳴,眼睛發黑,接著他好像一個竄人水裏的人失去了知覺。

當他恢複知覺時,娜塔莎,就是那個活的娜塔莎,在世界上所有的人當中他所最愛的人,他要用他現在所體會的那種新的、純潔的、神聖的愛去愛的娜塔莎,跪在他的麵前。他明白了,這是活的、真實的娜塔莎,他沒有吃驚,卻暗暗地高興。娜塔莎跪著不動,抑製著哭泣,恐懼地一動不動地望著他(她不能動)。她的臉是蒼白的、不動的。隻有臉的下部在打顫。

安德來公爵輕鬆地歎了口氣,微笑了一下,伸出了一隻手。

“您嗎?”他說,“多麼幸運。”

娜塔莎迅速而又小,地移動著膝蓋向他靠近,小心地抓住他的手,把她的臉對著他的手,開始吻他的手,她的嘴唇正好輕輕地觸到他的手。

“饒恕我!”她抬頭望著他,低聲說。“饒恕我!”

“我愛您,”安德來公爵說。

“饒恕我……”

“饒恕什麼?”安德來公爵問。

“饒怒我所做……的事,”娜塔莎幾乎聽不見地斷斷續續地低語著,開始一再吻他的手,她的嘴唇正好輕輕碰著他的手。

“我比以前更加愛你了,”安德來說,用手托起她的頭,這樣他可以看見她的眼睛。

《戰爭與和平》

所有人從最初就知道,在其動物性行為之外,生活中還有另一種更美好的行為。它不僅獨立於滿足動物性欲望的行為之外,而且相反,越克製動物性的樂趣,它的優越性越明顯。

這種感情,這種解決了一生的矛盾、給人以最大好處的感情是眾所周知的,它,就是愛情。

生活是服從於理性法則的動物性的活動。理性是這樣的法則:為了自身的利益,人的動物性必須遵循之。愛是人惟一有理性的行為。

《論生活》

我活著,我至今還活著;但明天很可能我將不複存在,我將永遠歸於那所來之處。我還活著,我知道,如果我身處於與他人的互愛之中,我便感到美好,安寧,快樂,因此隻要我活著,我便希望愛他人並被人所愛。於是有人突然來到我的麵前說:跟我們一起去搶劫,去執行死刑,去殺人,去打仗吧,你將因此覺得更為美好,假如你感覺不到,國家會感覺得到的。“什麼意思?這個國家是什麼樣的?你要說的是什麼?”任何一個沒有失去理智的、有理性的人都會這樣回答,“別來打攪我,不要說這些卑鄙的蠢話了。”

《生活之路》

要盡力去愛你所不愛的人,你認為有罪的人,和淩辱你的人。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將體驗到一種新的、喜悅的情感。猶如黑暗之後閃爍起明亮的光芒,當你從憎恨中解放出來的時候,愛就會在你心中放射出更加強烈、更加歡樂的光芒。

《生活之路》

對神和鄰人的靈魂之愛,與男女之間肉體的愛,是不相同的。這兩種感情之間,毫無共同之處。前者,亦即對神和鄰人的靈魂之愛,是神的聲音;後者,亦即男女之間的性愛,是動物的呼聲。

《人生之道》

避免和你能夠輕易得到的婦女交往,當你感到強烈的欲望時,盡量用體力勞動來使你疲倦。

《托爾斯泰傳》

在結婚之前,要好好地考慮十遍、二十遍甚至一百遍。用性來結合自己與另一個人的人生,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

《人生之道》

愛情就是從眾多的人當中,選出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然後絕不再理會其他異性的行為。

《世界情愛言集》

戰勝肉欲的惟一方法,是自覺靈魂的存在。人們隻有在思考自己為何物之時,才能理解性欲的實體是低級的獸性本育後。

《人生之道》

追求肉欲,是身體的需要,是由想象刺激起的一種肉體的要求。它隨節製而加強,因此要擺脫它是非常困難的。最好的方法是工作和事業。虛榮是對別人害處最少,而對自己最有害的熱情。

《托爾斯泰傳》

放任肉欲必導致靈魂的幹涸。

《人生之道》

保持童貞是違反人性的,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保持童貞並非是不可能的事,而且還能夠帶來比幸福的婚姻更幸福幾倍的人生。

《人生之道》

特地為節育而下功夫,不是什麼好事。養兒育女的辛勞,是為了贖性愛的罪,節育的人,便是在逃避此種刑罰,且節育的行為就如同違背人類良心的殺人行為一般。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性行為,也不是好事,因為這樣會磨損女性的體力與精神。

《克羅采奏鳴曲》

男女之間的真正的愛情總有達到頂點的時刻,在那樣的時刻既沒有自覺的理性成分,也沒有肉欲的成分。

《世界情愛言集》

未曾墮落的人,厭惡並恥於思考論及有關性的種種。要珍惜這樣的感覺與心情,這種感覺與心情能夠深植於心,並不是毫無理由的。這樣的感覺與心情,能幫助人們保持童貞,並免於犯淫亂之罪。

《人生之道》

和配偶以外的人之間的性關係,是否會危害身體?這樣的問題就如同—生喝別人的血,對身體的健康是否有害?

《人生之道》

男女之間的愛情總有一個時候達到頂點,到了那個時候這種愛情就沒有什麼自覺的、理性的成分,也沒有什麼肉欲的成分了。

《複活》

抵抗性欲,是一場極其困難的戰鬥。除了從性欲中解放出來的幼兒和老年人,不論境遇、年齡,誰都無法避免這種戰鬥。所以,成年人及未步人老化的人們,不論男女,不可不隨時防禦這個伺機進攻的敵人。

《人生之道》

隻要一個人陷入獸欲生活中還能掙紮,那麼,人終歸還是人。可是,當這同一種獸欲主義躲藏在一件詩歌的、審美感覺的外套底下,要求我們向它膜拜—於是我們全部為獸欲所吞噬,轉而膜拜獸欲,就再也不能分辨獸惡了。

《托爾斯泰傳》

飛蛾撲火,是因為蛾不知道火將燃燒它的翅膀。魚會上鉤,是因為魚不知道美味的餌將會引導它步入滅亡,仍心甘情願沉迷於肉欲之中。

《人生之道》

男女之間的愛情達到最高潮的一瞬間,也就是意識、理性甚至官能上的反應也在同時消失的一瞬間,是很尋常的一個情況。

《複活》

女人愛男人,往往連他們的缺點也愛。

《安娜·卡列尼娜》

女人好比螺旋槳,弄得你老是團團打轉。

《安娜·卡列尼娜》

一個女人如果費盡功夫來節育,但卻不節製性交的話,不管她如何來裝飾自己,不管她自稱為何許人,不管她是如何的優雅動人,這樣的女人全都是賣笑的女子。

《怎麼辦》

所有的女性問題,隻出現在違背真實勞動規則的男性之間。

《怎麼辦》

就算她是個極其墮落的女子,如果她心甘情願將自己奉獻於養兒育女,她就是實行了神的意誌,並創造了人生中至高崇善的偉大事業,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她更崇高的人。

《怎麼辦》

女人比男人更看重物質。我們男人會因為愛而創造偉大的事業,而女人常常是非常現實的。

《安娜·卡列尼娜》

就我的想法來說,一個理想的女性,要學習她那個時代的最祟高世界觀,並獻身於上天賦予每個女性的天賦—生育兒女,並以自己習得的世界觀,教育子女成為有服務人群能力的人。

《對<女性論>的反駁》

女人,就男人的工作來說,是一個大的絆腳石。因為當一個男人和女人戀愛時,做起任何事來都感到困難。所幸這裏有一種使戀愛不致妨礙工作的方法,那就是和你所愛的女人結婚。

《安娜·卡列尼娜》

女人對男人的事業來說,是個很大的絆腳石。如果你既想要愛一個女人,又想成就什麼事業,這實在是很困難的。有一個方法既可以除掉這層障礙,又可以讓你去愛一個女人,那就是—結婚。

《安娜·卡列尼娜》

想盡辦法節育,或費盡心思用她們的頭發、肩頭來迷惑男人的女人們,不是能夠支配男人的女人。這是為男人墮落的女子,她們會墮落到去違背常理,而且遺失生存的所有理性意義,如同墮落的男子一般。

《怎麼辦》

有一些聰明女人,聽人說話的時候,不是盡可能記住她們聽到的東西,來豐富她們的頭腦,機會到來的時候,就再說一遍,就是願意用她們聽到的東西配合她們自己的某種思想,立刻把她們自己在她們那精神的小工場裏準備好的聰明意見貢獻出來,這裏說的不是那些聰明女人—而是賦有選擇和吸收一個男人就表現的最好的東西的真正的女人們所給的快樂。

《戰爭與和平》

女人總是比男人更講究物質。我們把戀愛看得很偉大,她們卻總是很實際。

(安娜·卡列尼娜》

人一到十九歲這樣苦悶的年紀,生活總是難過的,尤其是一個女子,人既絕頂聰明,而且又抱著一種可笑的嚴格主義,因此對待那些樂於消除處女煩悶的男人—那樣的男人多得很—往往過分嚴酷。

《苦難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