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2)

潘毓桂們額上的汗珠又滲出一層,他們無言答對。

宋哲元早就知道,他們的這個方案是在接替土肥原擔任北平特務機關長的鬆室孝良親自授意下出籠的,他就要問這些日本人的親信們,要他們交出自己的“後台老板”。見潘、陳隻是言詞閃爍地支吾著說不出什麼名堂,宋哲元便將文件當場撕毀,摔在了潘毓桂麵前。

土肥原沒有辦成的事鬆室孝良同樣也達不到目的。

宋哲無絕對不允許自己的身邊有這樣的日本暗探存在,隨之他就對冀察政務委員會進行了清理,先撤了潘毓桂的政務處長職務,換上了跟隨自己多年的秘書長楊兆庚。就在這時候,王揖唐又公開站出來強烈要求實行華北獨立,未哲元堅決拒絕,兩人發生爭吵。宋下令將王免職。一不做二不休,隨後宋又借故驅逐了陳中孚,把外交委員會主任換上自己的兒女親家賈德耀,然後讓29軍參謀長張維藩擔任平綏鐵路局局長,以與陳覺生的北寧鐵路局長相抗衡。

宋哲元該鬆口氣了吧!不。他說:隻要冀察政務委員會存在一天,日本人就一天也不會讓它安生。我已經做好了應付一切麻煩事的足夠準備。

這期間,天津市市長肖振瀛被迫辭職。原因是肖總是背著宋哲元答應日本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29軍的將領對此極為不滿。想想看,一市之長,失去了自己所轄地麵上實力派軍方的支持、不僅僅是不支持的中立態度而是強烈反對時,他還能存在一天嗎?天津市市長空缺,誰來頂缺?

日本方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可以安排自己親信的極好時機;宋哲元也不會使日方的願望就那麼輕而易舉地得以實現。

誰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誰都在防著對方的進攻、而自己又絕對不會放棄進攻。

日方推薦他們所豢養的直係餘孽齊燮元擔任天津市長。

宋哲元斷然拒絕。

日方在變化著花招,他們開出了一張不能出任天津市長的19人名單,來限製宋哲元。

宋根本不理睬這個名單,按自己既定的方針行事,建議南京國民黨中央將察哈爾省主席張自忠調為天津市長。這是蔣介石早就所盼的,很快就批準了。

在此之前,蔣就起過一個心思:用張代宋。蔣介石對宋哲元存有戒心這是由來已久的事了,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蔣的肚量再大,也不會允許一個曾反對過他的主要對手長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晃悠。蔣想控製華北軍政大權之心一日不滅,就一日不可能不設法讓宋哲元靠邊。於是,就在冀察政務委員會政權誕生不久,他就特派前西北軍二號人物鹿鍾麟到北平策反。他得到了一些消息,宋哲元與張自忠之間有矛盾,便想利用這種矛盾,促其內部分化,最後順其自然地以張代宋。哪知,鹿鍾麟來到北平一了解,宋與張的矛盾並不像傳說的那麼劇烈,更重要的是張自忠對南京方麵並沒有多少好感。蔣介石的此次策反也就沒有再進行下去的實際意義了。

蔣介石一直想把宋哲元搞掉,但由於難以物色到合適的人選卻一直沒有搞掉。他們的維妙關係就這麼若即若離維係著,猶如沙漠裏的幻景,仿佛隨時都會消失,但總也消失不了蔣、宋都是具體的人,他們不可能逃脫人世間的所有的喜、怒、哀、樂。隻能這樣說:他們遇到的矛盾肯定會比普通人更多,更激烈,因而也更使其煩惱。

宋哲元總是兩頭奔忙:29軍——政務委員會;政務委員會——29軍。兩頭都是他宣泄自己情緒的場所。一次,宋給官兵們訓話,他突然給大家提了個問題,問:

“我們的敵人是誰?”

官兵們齊聲回答:“日本軍閥!”

宋哲元點了點頭,但是好像還不放心,又叮囑大家說:

“你們心裏明白就好,不要那麼大聲喧嚷。哦!千叫喚那是一個錢也不值的。要知道我們現在是‘堅忍’與‘備戰’並行並重的。你們千萬要牢牢記住呀!”

這話乍聽含含糊糊,好像缺少主語。但是稍微一琢磨全能明白,即是說給南京方麵聽哩!

開會下來,有人給宋哲元遞了個話,說眼下國人對29軍的首腦人物對待日本帝國主義暖昧不明的態度有所微詞,輿論界很不滿。宋哲元聽了顯得格外激動,忿忿不平地說:

“張學良走了,何應欽走了,華北就應該白白送給日本人嗎?中央要我負責,守大門,又要我本著不抵抗政策,與日本敷衍,又罵我投降日本當漢奸,你看這日子怎麼過?”他冷笑一聲,聲音低了下來:“不管人家罵我們是石敬壙也好,是張邦昌也好,咱們不賣國,不投降,問心無愧,管他媽的,愛怎麼說就怎麼說,懶得理他!”

繼張自忠調為天津市市長之後,宋哲元又讓劉汝明任察哈爾省主席,隨之,他便建議將馮治安委任為河北省省長、趙登禹為河北省保安司令。至此,平、津、冀、察兩省兩市之大權全操於29軍將領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