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係列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小二黑和小芹是40年代湧現出的新型農民的代表。他們敢於向舊勢力、舊傳統挑戰,勇於主宰自己的命運、追求新的生活。他們的性格體現了新的時代氣息、精神麵貌,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二諸葛和三仙姑是新時代中的落後人物,他們的愚昧和守舊不合乎時代發展的潮流,必然受到了時代的嘲弄,但他們的轉變和進步,同樣表現了時代的特征:隻要認真改造思想,跟上時代步伐,就能開始新的生活;金旺和興旺兄弟則是殘存在新社會裏的舊渣滓,他們無惡不作而又善於偽裝鑽營,但終究會被人們、被曆史揭露並扣除。對這幾類人物性格的刻畫、命運的描寫,既反映出作者分明的愛憎情感,又揭示了深刻的社會矛盾和複雜的思想問題。
小說的藝術手法充分體現了趙樹理整個創作的風格特色。在人物描寫上,善以起綽號的方法突出人物的鮮明性格,采用典型的生活細節烘托人物的精神風貌,通過白描的手法,依據人物自身的言行來勾畫其外貌和微妙的心理活動;在情節結構上,注重故事的完整和線索的清晰,往往大故事裏套著小故事,頭尾呼應,情節連貫,曲折多變;在語言表達上,敘述語言通俗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濃厚的生活意味,人物語言明快灑脫,富有獨特的個性色彩。
《小二黑結婚》在發表的當時,就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的熱烈歡迎,小說僅在太行山一帶就銷行近4萬冊,並被許多農村劇團改編為戲劇,以各種民間戲曲形式演出。彭德懷同誌為該書的出版題詞:“象這樣從群眾調查研究中寫出來的通俗故事,還不多見。”這部作品不僅奠定了趙樹理在文學史上的聲譽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推動了整個現代文學創作領域對農村、農民描寫的新的曆史進程。中學語文課本長期保留了《小二黑結婚》這一篇課文。
荷花澱
現代短篇小說《荷花澱》是著名作家孫犁的代表作,作於1945年春,後收入散文、小說集《荷花澱》中。
小說通過白洋澱水上遊擊戰的一個側麵,生動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戰鬥中活,尤其是集中展示了人民在戰爭中顯現出來的美好心靈、堅強品質和高尚情操。
小說以水生向妻子述說自己報名參軍的事開篇,著重描寫了水生嫂依依不舍的心情。接著主要寫水生嫂送走丈夫之後,與四位婦女同往戰地探望丈夫,途中碰到日寇的大船,在日寇的追趕下,水生嫂等躲進荷花澱,在遊擊隊的巧妙接應下殲滅了敵人,她們在勝利的歡笑中見到了自己的丈夫。尾聲寫水生嫂們也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在荷花澱裏抗擊敵人,保衛家鄉。
作品以這些平凡的生活片斷,生動展現了在鬥爭生活中鍛煉成長的白洋澱地區勞動婦女的嶄新精神風貌,熱情歌頌了抗日軍民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樂觀主義精神。作品以簡潔的筆法勾勒了農村青年幹部水生大公無私、勇敢堅定的高貴品格,而以大量筆墨刻畫了水生嫂們的動人形象。
作品細膩而生動地描寫了她們樸實、勤勞、深明大義、爽朗明快的性格特征。特別寫出了在她們多姿多彩、溫柔嫻靜的外貌下蘊含著的堅韌頑強的不屈鬥誌,突出表現了這些普通勞動婦女平凡之中的偉大與崇高。作品對水生嫂月下織席的那段精彩描寫,就是體現這種性格的典型細節。對年輕婦女形象的成功塑造,不僅是《荷花澱》,也是孫犁整個創作的重要特色。
《荷花澱》在藝術結構上,輕巧靈活,敘事抒情互相穿插,環境描繪和意境烘托融為一體;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以心理刻畫來展現人物美好純淨的內心世界。作品散文詩一般的語言,質樸而又含蓄,充滿抒情意韻。這些特點充分顯示了孫犁小說創作清新明麗、細膩生動、詩情畫意的特有風采。
《荷花澱》不僅是孫犁的重要代表作,也被稱作是整個“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在現當代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也是中學語文課本的重點保留篇目之一。
寒夜
中篇小說《寒夜》是巴金的重要作品,是他的現實主義道路上又一重大成就。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作品寫於抗戰結束前後,通過大後方下層社會一個小家庭中小人物的悲劇經曆,揭示了當時中國小職員的卑賤命運,暴露了那個社會的黑暗殘酷。一個隻有4口人的小家庭,丈夫汪文宣、妻子曾樹生、兒子和母親。汪文宣在大學時代很有才學,有遠大理想。他為人忠厚正直。妻子曾樹生過著“花瓶”的生活,是為一家銀行做擺設用的。她對自己的家庭並不絕對拋棄,但貪圖享樂。加上婆媳不和,家庭內部處於無休止的吵鬧爭鬥之中。致使汪文宣在病魔纏身的同時,內心始終處於極端的痛苦之中。
作品寫這些人物被扭曲的性格和卑微下賤的處境以及來自各方麵的痛苦,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品的整個構思和心理刻畫相當成功。大量篇幅描寫了3個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極富感染力。
作品以寒夜始,以寒夜終,人物事件都被包圍在冷冷的寒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