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響徹著革命英雄主義的音調,寫得尖銳、雄渾、遒勁,畫麵少修飾,結構是短篇連綴式的,更接近生活的原型。

魯迅曾為此書作序,肯定作品具有“顯示著中國的一份和全部,現在和未來,死路與活路”的現實主義成就。

駱駝祥子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從反映市民生活的深度和藝術魅力兩方麵審視,《駱駝祥子》代表老舍創作的最高水平。

作者懷著熾烈的愛和深深的同情,描寫了從農村流落到北京城裏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慘遭遇,講述了在黑暗的社會環境腐蝕下,祥子從一個善良、本分、富有正義感的人力車夫,開始在生活上、人格上、政治上一步步走向墮落,最後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悲劇曆程,真實地揭示了舊社會對勞苦大眾的殘酷剝削。

軍閥、特務、車廠老板乃至虎妞,都如同毒蛇一樣,死死地纏著祥子,害得他成了一個可悲的犧牲品。祥子的命運,是舊中國廣大城市貧民悲慘命運的縮影。祥子的墮落是令人心痛的,但這是對吃人的舊社會的有力控訴。

《駱駝祥子》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虎妞兩個形象。老舍用他那犀利的文筆,準確地描畫出祥子身上農民的性格、氣質和心理特征。這個如同駱駝一樣吃苦耐勞的漢子,是那麼淳樸、善良、寬厚,而他的墮落,又是那麼令人深思。虎妞外貌又老又醜,個性潑辣、厲害、粗魯,從裏到外,都被作者描畫得活靈活現。另外,通過虎妞畸形的、變態的心理和行為,也巧妙地反襯出劉四這一類半殖民地社會裏地痞惡棍的生活。這3個形象也為中國現代文學的人物畫廊增添了多彩的光輝。

老舍是一位藝術修養很高的作家。《駱駝祥子》以寫人物為構思的中心,圍繞人物的命運編織故事情節,這是老舍藝術構思的獨到之處。老舍酷愛民間文藝,《駱駝祥子》明顯地吸收了民間說書的表現方法。

《駱駝祥子》遠在20世紀50年代就被搬上舞台,並成為首都北京話劇舞台上的保留劇目。新時期還被改編成電影,搬上了銀幕。

死水微瀾

李劼人(1891~1962),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中篇小說《同情》,短篇小說《好人家》等。

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是李劼人的代表作品,1936年7月由中華書局出版,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修訂本。

小說以1894年甲午戰爭到1901年辛醜條約簽訂為時代背景,描寫了四川成都附近鄉村小集天回鎮的袍哥勢力與教會勢力之間的爭鬥。袍哥首領羅歪嘴本是一個無惡不作之徒,卻趁義和團、紅燈教進行反帝鬥爭之機帶頭打教堂、殺洋人,一時很有迷惑力。土地主顧天成,因遭羅歪嘴的愚弄,家財喪盡而走投無路信了洋教。義和團失敗後,他乘機報仇,指控羅歪嘴策劃搗毀教堂,官府隻得追捕羅歪嘴及其同夥,而顧天成則借教會勢力,四處搶地占房,並霸占了羅歪嘴的姘婦蔡大嫂。

小說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時代變動在四川這灘死水中引起的細波微瀾,揭示了帝國主義勢力的猖獗和封建勢力的囂張,以及下層人民遭受的壓迫和淩辱。

小說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場景描寫繪聲繪色,地方色彩濃鬱,富有時代感。

淘金記

長篇小說《淘金記》是沙汀的代表作品,寫作於1940~1941年,曾以《筲箕鎮》,《北鬥鎮》為名,分別發表於1942年《文藝陣地》第7卷和1943年《文學創作》第1卷上。1943年5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以《淘金記》為名出版發行。

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四川的一個小鎮為背景,逼真地描寫一場鄉紳們為開采筲箕背金礦而掀起的一場內訌,刻畫了一幅富有個性的地主階級群醜圖。土豪流氓白醬丹刁鑽毒辣;幫會頭子林幺長子驕橫凶悍,滿臉無賴氣;地主何寡母精於算計,吝嗇殘忍。他們雖性格不同,卻都貪婪錢財且互相傾軋爭鬥。白醬丹耍詭計,組織城鄉勢力,擠垮了對手林幺長子,製服了筲箕背主人何寡母,強行掘了何家的祖墳,反叫何家包賠巨款。何寡母在這場爭鬥中敗北,便將自己的損失通過給小佃戶加租來補償。

小說敘寫了地主們在國難當頭之際,不思抗敵,而忙於發國難財的醜態。作者在不動聲色的冷靜敘述中,用人物的言行完成了各自的性格塑造。

生死場

蕭紅(1911~1942),黑龍江呼蘭人,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生死場》、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短篇集《牛車上》等。

長篇小說《生死場》是蕭紅的代表作品,寫作於1933~1944年,1934年8月由奴隸出版社印行,共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