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海明威,這頭老獅子(2)(1 / 2)

他在意大利受了傷,後來不得不度過許多不眠之夜。那一次負傷成了他的事業中二件有決定性意義的大事,而且他還要把它變成整個一代的所有作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情發生在1918年7月8日夜裏,他跟隨紅十字救護車隊到達意大利前線的一個月後,在他十九歲生日的一個多星期以前。海明威後來告訴一個朋友說:“那是你在前線有時能聽到的那種極大的響聲。那時,我死了過去。我覺得我的靈魂離開了軀殼,就象你抓住一塊綢子手絹的一角,把它抽出口袋一樣。它到處飄蕩了一陣子,又回來,進入身體,於是我又複活了。”原來奧軍迫擊炮發射的、士兵們叫做煙灰罐的一種炮彈,落在前沿戰壕裏,在他身邊爆炸了。盡管他負了重傷(後來外科醫生統計,他兩腿中了二百三十七片彈片),他背著一個傷得更重的意大利人,費勁地走向急救站。路上又兩次中了重機槍子彈,但是在他暈倒之前,總算到了站上。因為立了這一功,他得到意大利的銀十字章。

三十年後,他跟我說:“在第一次大戰中,我在身體、心理、精神以及感情上,都受了很重的創傷。事實真相是,我的傷深入骨髓,結果確實給嚇壞啦。”這也許就是貫穿他一生中間,公開的梅明威和私下的海明威這一矛盾的根源。表麵上,他是個戰地英雄;從他在危急關頭所表現的勇敢和鎮定來看,也確是名不虛傳。他十分歡喜這個角色,而且象個老演員,演得很到家。私下裏,他卻是、而且一直是個擔驚害怕的人。他告訴我,他怕給人在夜裏炸死。直到西班牙戰爭,也許直到是作為血肉的祭品,應小說的急需而奉獻出來的。

這都是《海流中的島嶼》中的弱點。但是還必須補上一句,隻有海明威才能寫出來那種豪放的、有時是親切的、往往又是滑稽而誇張的敘事文。比起他的早期小說,《海流中的島嶼》的深度和力量都不夠,這一點毋須否認,但一句句又都證明了他晚年在嚴格的努力中所訓練出來的寫作技巧。

不論早年和晚年,海明威都是個不尋常的人。甚至早年拍出照片(換下童裝以後拍的照片)就顯示了他突出自己的非凡力量。他直眉瞪眼地對著照相機,發出那種熱情的微笑,使得他的姐姐們(後來則是他捕魚、滑雪的夥伴們)都相形見絀;每一個人都比不上他,除了他那位大個兒、麵帶笑容、方臉盤、也具有同樣魅力的媽媽。他和他媽媽鬧了一輩子別扭,根子也許就紮在早年的對抗裏,因為他熱衷於在一切事情中當第一名。如果他在一項運動中當不上第一名,他就放棄那項運動。他在橡樹公園高級中學最後那年,放棄踢足球,就因為那一年他沒有當上錦標隊的主將;而他不上大學的一個原因,也就是預料到要更多地踢足球。但是他為校刊寫稿卻名列第一,於是寫作就成了他的終身職業。

還有其他早年的特點可談。除了寫故事,他還給同學們講做事,好象那些故事是他自己的經曆似的。有時確實是真事,有時卻比真事更生動、更令人難忘。他有個缺點,好吹牛,還常常帶著一種滿不在乎神氣,這就加強了吹牛的效果。他並不吹噓他的勤勉好學,但實際上,凡是引起他興趣的學科他都要學,而且比別人學得更加專心刻苦,象我講的他在巴黎那些年代那樣,他學起任何東西,都快得驚人。他富有想象力、積極、堅毅不拔,比起別的同年的孩子,他有更多的精力。精力本身也是一種才能。也許他需要的睡眠早就比別人更少了。

他在意大利受了傷,後來不得不度過許多不眠之夜。那一次負傷成了他的事業中二件有決定性意義的大事,而且他還要把它變成整個一代的所有作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情發生在1918年7月8日夜裏,他跟隨紅十字救護車隊到達意大利前線的一個月後,在他十九歲生日的一個多星期以前。海明威後來告訴一個朋友說:“那是你在前線有時能聽到的那種極大的響聲。那時,我死了過去。我覺得我的靈魂離開了軀殼,就象你抓住一塊綢子手絹的一角,把它抽出口袋一樣。它到處飄蕩了一陣子,又回來,進入身體,於是我又複活了。”原來奧軍迫擊炮發射的、士兵們叫做煙灰罐的一種炮彈,落在前沿戰壕裏,在他身邊爆炸了。盡管他負了重傷(後來外科醫生統計,他兩腿中了二百三十七片彈片),他背著一個傷得更重的意大利人,費勁地走向急救站。路上又兩次中了重機槍子彈,但是在他暈倒之前,總算到了站上。因為立了這一功,他得到意大利的銀十字章。

三十年後,他跟我說:“在第一次大戰中,我在身體、心理、精神以及感情上,都受了很重的創傷。事實真相是,我的傷深入骨髓,結果確實給嚇壞啦。”這也許就是貫穿他一生中間,公開的梅明威和私下的海明威這一矛盾的根源。表麵上,他是個戰地英雄;從他在危急關頭所表現的勇敢和鎮定來看,也確是名不虛傳。他十分歡喜這個角色,而且象個老演員,演得很到家。私下裏,他卻是、而且一直是個擔驚害怕的人。他告訴我,他怕給人在夜裏炸死。直到西班牙戰爭,也許直到941年春天,他在中國的敵占區上空經曆了幾次極其驚險的飛行之後,他才把那種恐懼心理克服下去。他把他的恐懼一直隱瞞到那時,而且不止一次故意爭先恐後衝向新的危險,以此向他自己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