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東瀛武林二三事(上)(2 / 2)

是這一刀的名字嗎?倒是很般配呢,什麼都一刀兩斷的決心。

我在心裏默默想著,手上卻半點不慢,禮尚往來嘛,轉守為攻就是一劍當胸遞了出去!

在我的想象中,柳生一郎手中那把斷刃似刀非刀、似劍非劍,用來劈砍刺殺都是極好的,唯獨用來防禦,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比它沉重好幾倍的大寶劍。

不能擋,剩下的選擇自然就隻有躲避了。

一旦柳生開始躲避,給了我輕功的發揮空間,那要殺要剮就都隻能隨我拿捏了。

然而讓我大跌眼鏡的是,柳生一郎雖然沒有用自己手裏的斷刀去格擋大寶劍,但他同樣也沒有如我所願躲閃這一劍,而是擺出一副悍不畏死的架勢,完全無視了我的劍鋒,又是大喝一聲,當頭一刀劈下!

你媽叉,這是切磋嗎!

我被他這種擺明了是不惜同歸於盡的打法,氣得肺都要炸了,一邊撤劍回防,一邊當場就破口大罵出來。

你妹的,小爺我行走江湖大半年,還真就沒見過這麼蠻不講理的刀法!多大仇啊?見著個人就要拉他共赴黃泉?

嗯?

柳生一郎聽到我的罵聲,臉上露出一刹那的疑惑表情,但很快跳步上前,反手又是一刀。

我當然不想和他同歸於盡,無奈之下,隻得再度橫劍招架。

隻是這一逼一擋之下,我的氣勢立刻就被柳生一郎給壓製在了下風。

他的刀法得勢不饒人,洋洋灑灑地揮灑開來,居然刀刀都是硬拚,一時間砍得我的大寶劍上火花四射。

不過我心裏也明白,雖然這時自己看著場麵比較難看,好像隻有招架之力,沒有還手之功,但真要說起來,柳生一郎想要一鼓作氣殺敗我,那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的。

現在我之所以不忙於反擊破局,其實也存了想看看東瀛武學和中原武學究竟有哪些差異的打算意思在裏頭。

還真別說,這一觀摩,還真讓我品出點門道來:

柳生一郎現在施展的刀法,完全可以用毫無章法來形容,就是最簡單的跳步、斬、跳步、斬……

但就是這種毫無技術含量,也看不出任何招式痕跡的武學,卻把我死死壓在下風。

這一套刀法確實有點真材實料。

在中原的武學中,也不是沒有重意境不重招式的武學,而且這種武學往往還都比較上等。

像天劍門的劍術,就不屑拘泥於固定的套路,而是以鮮明的劍意製霸天下。

但是,這些東瀛倭人的刀法,卻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

他們看重的是節奏,是氣勢。

說白了,就是用敢於拚命的氣勢,把你死命往他們自己的節奏裏帶,然後帶著帶著,就給你帶溝裏去了……

此時此刻,每當我想要反擊的時候,柳生一郎就總會在最關鍵的時刻,用玉石俱焚的打法逼我回防;

而如果我一心防禦,他又會在我習慣了他單調的一刀一刀劈砍之餘,突出辣手,搞得我手忙腳亂……

如果不是解劍術中蘊含的奧妙,遠超東瀛人的想象。每每都能在最危急的關頭,將他的攻勢化解於無形。恐怕我還真的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著了道,被他這種簡單粗暴的刀法給斬於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