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在哈佛看病找不到醫院的感覺(2 / 2)

美國人愛講Surprise,這才是Surprise。我沒想到他會講中文(雖然後來知道他隻會講這一句中文)。

他詳細地詢問病情。夢溪說及他用了一點護發素,可能是這引起的過敏。醫生問那種護發素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夢溪說是在加拿大買的中國的。他一下大笑起來。笑得嘴巴咧成一個長長的橢圓,好像他那典型的美國頭。他笑得眼睛全沒了。這時如果給他畫幅漫畫頭像,隻需畫一個大的橢圓的臉和一個小的橢圓的嘴。

我知道他笑什麼——如果是美國護發素那我們可以索賠巨額美元。

前些天我在這兒報上看到,在麥當勞一杯熱咖啡潑灑了一點在一位老太太腿上,老太太索賠了一百萬美金。如果我們用的是美國護發素,那我們就成巨富了。

看來我們與巨富無緣了,我們哈哈哈哈,歡慶成不了百萬富翁。

在哈佛醫院欠下的人情債

那個小的橢圓合上了,那個大的橢圓又變回醫生。他開了藥,說出hridge最大的藥店cvs開著,在超市附近,現在就可以去買藥。然後又關切地問:“你們有車嗎?”

我說我們是來訪問的,沒有車。他說那麼叫計程車,說完又匆匆出去了。

他拿來了幾顆藥,說:“這裏有兩種藥,三粒紅的一粒綠的,現在就吃下,那麼今晚就不用買藥了。明天上午再去買就可以了。”哦,真是太好了。在C踟bridge,雖然白天已經相當熟悉,可是午夜出門尋找藥店,實在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何況夢溪病著!醫生又匆匆返身走H1去,為夢溪端來一杯水。他為夢溪剝開一顆顆藥,讓他就水服下。

送我們出來的時候,他一連說著歡迎再來,一邊問我們“歡迎”這個詞用中文怎麼講。他已經累得像午夜幽魂,還想學說中文“歡迎”,還要用最後的精力給病人多一份鼓舞和歡欣。

在哈佛醫院,前後見了三四位醫生了,都像接待好朋友那樣接待我們。我覺得很過意不去。他們親熱地把我們當朋友,我們看完病就走了,就好像欠下了一份人情債。在他們天天如是,對誰都如是。不會記下今天做了什麼好事,不會宣傳今天善待了幾個病人。人本來就應該是善的,與人為善的。尤其麵對病人,麵對被苦難折磨的人。我不想用“醫德”這種很沉重的詞。我隻是覺得那個蒼白的橢圓,真可愛,真美!

走出醫院我心裏還在對他說:Goodluck!

我想,一個人,如果有很多人在心裏祝福他,一定會在他周圍造成一個祥和的氣氛。這個氣氛,會形成一個幸運的保護層,讓他一路好運。

“作者簡介”

陳祖芬,上海人,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曾連續五次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及其它文學獎幾十次,已出版個人作品集二十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