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詩歌卷(2)(3 / 3)

(本詩出自《紅燭·青春篇》。原載於1922年5月26日《清華周刊》第249期,後收入《紅燭》。)

紅荷之魂(有序)

盆蓮飲雨初放,折了幾枝,供在案頭,又聽侄輩讀周茂叔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號濂溪,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的《愛蓮說》,便不由得不聯想及於三千裏外《荷花池畔》的詩人。賦此寄呈實秋梁實秋(1903—1987),中國近代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兼上景超吳景超(1901—1968),中國社會學家,與聞一多、羅隆基一同被譽為“清華三才子”。及其他在西山的諸友。

太華玉井的神裔啊!

不必在汙泥裏久戀了。

這玉膽瓶裏的寒漿有些冽骨嗎?

那原是沒有墮世的山泉哪!

高賢的文章啊!雛鳳的律呂啊!

往古來今竟攜了手來諛媚著你。

來吧!聽聽這蜜甜的讚美詩吧!

抱霞搖玉的仙花呀!

看著你的軀體,

我怎不想到你的靈魂?

靈魂啊!到底又是誰呢?

是千葉寶座上的如來,

還是丈餘紅瓣中的太乙呢?

是五老峰前的詩人,

還是洞庭湖畔的騷客呢?

紅荷的魂啊!

愛美的詩人啊!

便稍許豔一點兒,

還不失為“君子”。

看那顆顆坦張的荷錢啊!

可敬的——向上的虔誠,

可愛的——圓滿的個性。

花魂啊!佑他們充分地發育吧!

花魂啊,

須提防著,

不要讓菱芡藻荇的勢力

蠶食了澤國的版圖。

花魂啊!

要將崎嶇的動的煙波,

織成燦爛的靜的繡錦。

然後,

高蹈的鸕鶿啊!

熱情的鴛鴦啊!

水國煙鄉的顧客們啊!……

隻歡迎你們來

逍遙著,偃臥著;

因為你們知道了

你們的義務。

(本詩出自《紅燭·青春篇》,原載於1922年9月11日《清華周刊》第250斯,署名一多,後收入《紅燭》。)

詩債

小小的輕圓的詩句,

是些當一的製錢——

在情人的國中

貿易死亡的通寶。

愛啊!慷慨的債主啊!

不等我償清詩債

就這麼匆忙地去了,

怎樣也挽留不住。

但是字串還沒毀喲!

這永欠的本錢,

仍然在我賬本上,

息上添息地繁衍。

若有一天你又回來,

愛啊!要做Shylock夏洛克·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嗎?

就把我心上的肉,

和心一起割給你吧!

(本詩出自《紅燭·青春篇》。)

別後

哪!那不速的香吻,

沒關心的柔詞……

啊!熱情獻來的一切的贄禮,

當時都大意地拋棄了,

於今卻變作記憶的幹糧,

來充這旅途的饑餓。

可是,有時同樣的饋儀,

當時珍重地接待了,撫寵了;

反在記憶之領土裏,

刻下了生憎惹厭的痕跡。

啊!誰道不是變幻呢?

頃刻之間,熱情與冷淡,

已經百度的乘除了。

誰道不是矛盾呢?

一般的香吻,一樣的柔詞,

才冷僵了骨髓,

又燒焦了纖維。

惡作劇的瘧魔呀!

到底是誰遣你來的?

你在這一隙駒光之間,

竟教我更迭地

作了冰炭的化身!

惡作劇的瘧魔喲!

(本詩出自《紅燭·青春篇》。)

孤雁

“天涯涕淚一身遙。”

——杜甫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

誰教你拋棄了舊侶,

拆散了陣字,

流落到這水國的絕塞,

拚著寸磔的愁腸,

泣訴那無邊的酸楚?

啊!從那浮雲的密幕裏,

迸出這樣的哀音,

這樣的痛苦!這樣的熱情!

孤寂的流落者!

不須叫喊得喲!

你那沉細的音波,

在這大海的驚雷裏,

還不值得那濤頭上

濺破的一粒浮漚呢。

可憐的孤魂啊!

更不須向天回首了。

天是一個無涯的秘密,

一幅藍色的謎語,

太難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也不須向海低頭了。

這辱罵高天的惡漢,

他的鹹鹵的唾沫

不要漬濕了你的翅膀,

粘滯了你的行程!

流落的孤禽啊!

到底飛往哪裏去呢?

那太平洋的彼岸,

可知道究竟有些什麼?

啊!那裏是蒼鷹的領土——

那鷙悍的霸王啊!

他的銳利的指爪,

已撕破了自然的麵目,

建築起財力的窩巢。

那裏隻有銅筋鐵骨的機械,

喝醉了弱者的鮮血,

吐出那罪惡的黑煙,

塗汙我太空,閉熄了日月,

教你飛來不知方向,

息去又沒地藏身啊!

流落的失群者啊!

到底要往哪裏去?

隨陽的鳥啊!

光明的追逐者啊!

不信那腥臊的屠場,

黑暗的煙灶,

竟能吸引你的蹤跡!

歸來吧,失路的遊魂!

歸來參加你的伴侶,

補足他們的陣列!

他們正引著頸望你呢。

歸來偃臥在霜染的蘆林裏,

那裏有校獵的西風,

將茸毛似的蘆花,

鋪就了你的床褥

來溫暖起你的甜夢。

歸來浮遊在溫柔的港漵裏,

那裏方是你的浴盆。

歸來徘徊在浪舐的平沙上,

趁著溶銀的月色

婆娑著戲弄你的幽影。

歸來吧,流落的孤禽!

與其盡在這水國的絕塞,

拚著寸磔的愁腸,

泣訴那無邊的酸夢,

不如棹翅回身歸去吧!

啊!但是這不由分說的狂飆

挾著我不息地前進;

我腳上又帶著了一封書信,

我怎能拋卻我的使命,

由著我的心性

回身棹翅歸去來呢?

(本詩出自《紅燭·孤雁篇》。《孤雁》是聞一多詩歌的代表作之一。詩作象征性地描寫了一隻飛離了雁陣的孤雁,形隻影單地奔向那“絕塞”的“水國”。該詩作於聞一多剛剛踏上美國土地之際,孤雁正是他的自我投影。)

太平洋舟中見一明星

鮮豔的明星哪!——

太陰的嫡裔,

月兒同胞的小妹——

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

濺在天邊?

還是鮫人泣出的明珠,

被海濤淘起?

哦!我這被單調的浪聲

搖睡了的靈魂,

昏昏睡了這麼久,

畢竟被你喚醒了哦,

燦爛的寶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