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黃浦,
我們都攀著纜,——風吹著我們的衣裳,——
站在沒遮攔的船邊樓上。
看看涼月麗空,
才顯出淡妝的世界。
我想世界上隻有光,
隻有花,
隻有愛!
總括起來講,上麵這十首詩中《圓黃的月》是件譯品,當作例外,其餘的,《一回奇異的感覺》以幻象、音節勝,《給玳姨娜》以情感、藻繪勝;我不能強分軒輊。其次便算《憶舊遊》,但看他的頭兩節,似乎又不應列的(得)這樣高上。《出俱樂會場的悲哀》同《雪》各有長短,難分甲乙。我把《慈母》《冬天》放在《月食》之前,因為兩首有情感的根據,不是無病而呻(《慈母》尤勝於《冬天》),但是《月食》似乎是“做”詩了。兩位作家的藝術都太不講究。《遊圓明園》盡是舊詩的渣滓,新詩的精神又沒有捉摸到,所以是劣等的作品。
本來不是專門詩家的詩,不必批評,因為它經不起批評。但是《周刊》要出批評號,別的部分都有了,批評這一部分(的)似乎不可獨缺。況且我也不是專門批評家,以初學的批評家批評初學的作家,想沒有什麼不可罷。我的批評有太過或不及之處,希望作者同讀者指教,願大家拿討論各校內問題的精神來討論文學!
五月廿八日
(本篇原載於《清華周刊》第7次增刊,1921年6月。)
詩歌節奏的研究
節奏
Ⅰ、定義
A“節奏”一詞的來曆
B節奏的兩個含意
1拍子
2韻律
Ⅱ、生理基礎
A脈搏跳動
B緊張和鬆弛
C聲波和光波
Ⅲ、證據
A日常生活經驗
B原始人
C兒童
D瘋人
Ⅳ、特性
A節奏的組成因素
1時間
2重音
B節奏的美學基礎
1一致——關於“清一色”的理論
2變化——關於多種趣味的理論
Ⅴ、作用
A實用性的
1個人的
a聯結記憶
b引起注意
c節約精力
2社會的
a協同作用
b情感的一致
B美學的
1整體的重要性
2一致中的變化
3注意力的懸置
4結構的框架
Ⅵ、自然界的節奏
Ⅶ、各種藝術中的節奏
A淵源
1適應自然
2摹仿自然
B分類
1音樂的節奏
2舞蹈的節奏
3詩歌的節奏
4造型藝術的節奏
Ⅷ、詩歌的節奏
A有關詩歌節奏的爭論
1爭論的雙方:
a反對的一方
b讚成的一方
2爭論是如何發生的?
3僅僅是理論上的衝突。
B詩歌節奏的分類:
1內部的
a韻律
2外部的
a韻腳
b詩節
3總的效果
C詩歌節奏的作用
1作為美的一種手段
a一致中的變化
b完整感
(1)完整
(2)永恒
c克服困難所得的喜悅
2作為表達情感的手段
a各種人的情感的自由表達
(1)兒童的
(2)野蠻人的
(3)瘋人的
b他們的表達情感的方式
(1)身體的搖擺動作
(2)有節奏的發聲
c文明的效果
(1)舞蹈成為一種純粹的娛樂
(2)唱歌強調旋律與和聲
(3)用修辭方式,而不用韻律方式來朗誦詩行
d但自然的本能仍然存在
(1)情感對節奏的作用
(a)情感產生節奏
(b)情感破壞節奏
(2)節奏對情感的作用
(a)節奏傳達情感
(b)節奏激發情感
(c)節奏緩和情感
3作為憑借想象加以理想化的一種手段
a詩的節奏促進想象的飛馳
(1)刺耳的、不和諧的散文不利於達到達一目的
b詩的節奏提供一種產生特別祟高的想象力的工具
(2)散文在試圖運用一種特別崇高的浮想聯翩的風格時,往往會失敗其結果則成為:
(a)荒誕
(b)笨拙
c詩的節奏用以下方式改變粗糙的現實
(1)使現實和諧、美化
(2)表現現實的普遍意義
(3)歌德的論證
D詩歌節奏的特性
1三種成分:
a音量
b重音
c字或音節
2與音樂節奏相比較
3與散文節奏相比較
E、韻
1韻的功能
a旋律
b組成部分的布局
c與短語的關係
d預期效果的滿足
e恢複想象力的活動
2韻的分類
a按用韻的位置分:
(1)腳韻
(2)頭韻
(3)中韻,或內韻
b按韻的性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