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家書(5)(2 / 3)

(駟弟轉)

門合家公鑒:

久未得鄉音,家中近均吉否?念念。我近日身體極健,飯量大增,惟吃起來總怕吃多了,不是怕傷胃,乃是怕到月底……說起來真好笑,堂堂留學生還怕沒有飯吃呢。現已遷居,房租略賤。同居者僅錢君耳。近來沒有文學的作品,因學校功課甚忙。美術亦大有興趣也。

昨晚此間中國學生開國恥紀念會,到者亦不甚多。我處處看到些留學生們總看不進眼,他們的思想實淺陋得可笑。前不久此地有個山東的學生,姓孫的,因功課作不好,喪氣投湖自盡。遺書即謂明知自殺之非,但自觀腦經薄弱,學無所成,將來定無益於社會,不若死之為愈也。此事聞之者孰不酸心!然我誠希望在此中國學生多有如孫君若是之血性者,中國庶有望也。

久不嚐中國茶,思念至極。此處雖可買,然絕無茶味也。今夏來美同學經滬時,望托帶泰豐罐頭茶葉數罐。如一人不便攜帶,即托必經芝城者數人若孔繁祁、方重、吳景超、梅貽寶或顧毓琇者皆可也。此事駟弟可請十哥代辦。又駟弟在滬應知最新出版物甚悉。遇有新出之詩集,確寄來一閱。《創造》第五期應已出版,望亦按時寄來為要。

家信太難得見。此事有解決方法否?必需我自己多寫信回來誘釣,那我寫信亦不少矣,何報酬之稀哉?不多談。

耑此敬請父母親大人金安!

門合家均吉。

驊自美芝加哥寄

五月七日芝字第三號。

前上一函並相片,諒已收到。近來人事無恙,可以告慰也。舒弟諒有《清華生活》帶歸。望駟弟將《園內》謄錄一過,並附致成仿吾一函,寄創造社為要。《園內》現有更改處,另列於後,駟弟錄此時,可參閱改正。鈔錄時望注意標點、分行等事為妥。《義山詩評》及《創造》等等皆收到,除另函報告十哥處,並此附聞。

本年在美術學院因各門成績均佳,遂得最優等名譽獎。前函忘卻提及,蓋餘並不引此為榮也。前在家中曾言及美國各校有谘派優秀學生往巴黎、羅馬之例。今始知此校雖有此例,而僅限於其本國人,故餘已絕望矣。今此等名譽獎乃不值錢的臭東西,送給我我還不要呢!然於此更見美人排外觀念之深,寄居是邦者,其何以堪此?附與舒弟函祈轉交。

肅此敬請雙親大人金安,並問全家安好?

多敬叩

七月二十日

第二頁第二行當作——

“麻雀呀!叫呀!叫呀!”

第二頁第五行

“呌”亦當作“叫”

第三頁第六行

“尪瘠的“改為“尪瘦的”

第五頁“於是曙色……”全節改如下:

“於是曙色烘醒了東方,

好像侵漸明晰的思想。

晨雞叫了,太陽翻身起來了,——

金光鍍上了紫銅蓋的穹窿,

金光點燃了龍鱗似的琉璃瓦,

高樓頂的旗杆上描著金光,

戰巍巍的鬆針上灑著金光,

早起的少年被晨曦愛上了,

熱烈的金光吻著他的桃頰。”

第六頁第三行

“早起的”三字衍

第七頁第七行

“竄遊的”當作“竄逝的”

第七頁末行起至次頁第九行止改如下:

“少年們踢著、拋著太陽,

少年們頂著、抱著太陽,——

沸熱的生命

在他們血管中澎漲。

夕陽裏喧呼著的少年們,

赤銅鑄的筋肉,

赤銅鑄的精神,

在戲弄著熄了的太陽。”

第八頁第十行當作——

“在這晶藍的、水似的空氣中,”

第九頁第十一行及第十一頁第一行當作:

“一壁織著愁思的輕綃,

一壁唱著纏綿的歌調?”

第十頁第六行當作:

“唱醒了他的杳恨冥愁。”

第十一頁下第二行

“跳起”改“跳出”

序曲第一首第四行

多一“中”字

注一改如下——

“今清華園中等科之東,舊有土地廟一所。”

注二改如下——

“這是清華學校的校訓。”

末尾署“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日三稿”

題名後加識一語其格式如下

園內

——為《清華生活(清華周刊)》十二周年紀念號作——

(序曲)

……

……

駟弟轉五哥及門合家共鑒:

不接家書,不計幾月矣。實秋每問我何故,何故?……雙親近來康健否?家中均吉否?我諄諄問候,聽者渺渺,固可想見,回音我亦不複敢望。我還未死,亦無疾病,堪告慰者僅此耳。其餘生活仍如舊——一未開化之中國老在此文明上國美利堅,吃飯,讀書,睡覺而已!留學苦非過來人孰知之?作中國人之苦非留學者孰知之?留學累月不得家書之苦惟我知之!

泰東曾寄《紅燭》十本來。排印錯誤之多,自有新詩以來莫如此甚。如此印書,不如不印。初出頭之作家宜不在書賈眼裏。人間乃勢利如此,夫複何言!八十塊錢拿到手否?報紙雜誌上有批評文字否?駟弟見則請寄我一閱。南京有《江蘇日報》,其附張名《文藝評論》,五哥閱此報否?《文藝評論》乃胡夢華等主稿,聞胡君曾有文獎讚我與實秋作品。《紅燭》出後,胡君中將又有批評。請五哥代為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