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昆生便又把馬、阮一黨在南京所做的樁樁罪惡一一道來,左良玉聽罷怒發衝冠,對前來議事的九江督撫袁繼成、湖廣巡按黃澍說道:“我輩戮力疆場,隻為報效朝廷,不料奸黨橫行霸道,殺害正人,日日賣官鬻爵,演舞教歌,一代中興之君,行的竟是亡國之政!隻有一個史閣部,忠心耿耿,卻遭馬、阮排擠。剩俺單身隻手,怎去恢複中原?”
黃澍對朝內諸種醜行早有耳聞,今見元帥氣憤至此,哪裏按捺得住,便力勸左良玉揮師東下,清除奸黨,另立英明國君。左良玉擔心內戰會致使清兵乘虛而入,便決定寫上一本,參奏馬、阮;同時再擬一道檄文,聲討二賊,迫使弘光重整朝政。
奏章和檄文寫好後,左良玉正尋思差遣何人擔此重任,柳敬亭自告奮勇,要去投送檄文和奏章。左良玉等人不禁讚歎道:“柳先生真乃荊軻之流,可敬可佩呀!”當即設下壯行酒,送他上路了。
柳敬亭走後不久,左良玉思慮過甚,竟一病不起。軍中事務暫由左良玉之子左夢庚代理。左夢庚年少氣盛,瞞著父親與黃澍等將領商量了一番,便立即整頓兵馬,祭旗誓師,決意罷黜昏君,清除奸黨。三十萬大軍就這樣浩浩蕩蕩地沿江而下了。左良玉病臥船艙,對此事並不完全知曉。
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得到左軍東下的消息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阮大铖提議調遣黃、劉三鎮重兵入衛京城,扼守長江。這黃、劉三軍是抵禦清兵南下的主力,如果撤軍南下,清兵定會長驅直入,後果不堪設想。阮大铖見馬士英有些猶豫不決,陰險地笑道:“當務之急是抵禦左軍東下,左良玉一旦攻進南京,另立新君,你我死無葬身之地;至於清兵渡河,實乃瘡疥之患,隻要能打敗左良玉,即使清兵占領南京,我們還可以遷都杭州,像南宋君臣那樣,逍遙一生呢!”
馬士英本是個混賬透頂的奸官,一聽這話,便寬了心,咬牙道:“說得也是。大丈夫轟轟烈烈,寧可叩北兵之馬,不可試南賊之刀。我主意已定,立調三鎮重兵,阻擋左軍東下。”
這樣一來,防禦清兵的戰線頓時空虛,隻剩下史可法所率領的三千孤軍把守揚州了。
再說左良玉大軍進抵九江,在阪磯遭到黃得功的截殺,左夢庚率軍硬拚蠻幹,大敗而歸。左良玉慌忙帶病招見九江督撫袁繼鹹,袁繼鹹責怪左良玉不按所定計策行動,二人正在商議軍情,忽見九江城頭火光衝天,原來是左夢庚違約攻城,逼袁造反。
左良玉怒道:“我兒陷我為反叛之臣,我有何麵目再向江東!”說罷就要拔劍自刎,袁繼鹹和左右侍從慌忙上前阻擋住。左良玉重病在身,此時氣上加氣,大叫一聲:“袁兄,袁兄,我負你了!”說罷吐血而死。左軍失去主帥,左夢庚有勇無謀,接連幾戰後,損兵折將,再也無力前進了。
清兵聞知南明內亂驟起,前線空虛,乘機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十幾萬清兵團團包圍了揚州的史可法部。史可法隻有三千兵馬,如何抵擋得住?軍中上下一片恐慌,史可法焦急如焚,竟從眼中哭出了血淚。眾將領個個驚得目瞪口呆,深為感動,紛紛發誓,要替元帥死守這座揚州城。史可法於是吩咐手下人馬,一千迎敵,一千內守,一千外巡,接著命令道:“若上陣不利,退而守城;守城不利,轉而巷戰;巷戰不利,短兵相接;短接不利,自刎殉國。”眾人振臂高呼:“誓死保衛揚州城!”
四月底,清兵大舉攻城,揚州守軍浴血奮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清軍攻陷,史可法與全軍將士壯烈捐軀。
揚州失陷的消息傳來,本已是滿城風雨的南京頓時亂作一團。弘光皇帝急忙派人找馬、阮商量,誰知二賊此時已躲起來了,弘光眼看沒人護駕,自己已成了孤家寡人,好不淒涼,隻得急匆匆帶著幾位嬪妃,騎馬潛逃。
馬、阮二賊早已偷偷把珠寶細軟收拾停當,如今見皇帝已逃,天下大亂,此時不跑,更待何時?於是也匆匆帶上幾百人挑著金銀珠寶、細軟箱籠,料理著家眷溜出城門。老百姓早已恨透了這班昏官,他們剛出城不遠,便被尋聲而來的無數村民衝散,馬、阮二賊趁著天色昏黑,混進人群,抱頭鼠竄,險些把狗命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