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言之,學界對晚清學人之詩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
(1)正麵肯定了包括晚清學人之詩在內的清代學人之詩興盛是清詩學問化最明顯的體現,認識到晚清學人之詩是清代學人之詩的結穴和嗣響。
(2)對晚清一些重要學者的詩集和詩學著作進行了整理和校注,為更好地研究清代學人之詩提供了必要的文獻參考資料。
(3)開始以晚清特定的學人之詩作為切入口,置之於清詩學問化和清代學人之詩衍變的大背景下,對晚清學人以學問入詩的創作表現、重根柢學問的詩學思想進行了探討,並試圖闡析晚清學人之詩在清詩學問化過程中所起的推動作用。
但既往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
(1)對晚清學人之詩的研究還處於一個分散的、零碎的和片斷化的狀態,迄今為止主要以分散自足的方式存在,缺乏一個更高層麵的可以攏聚的視點,缺乏整體性的學術開掘和闡發,尚未形成從宏觀層麵整體觀照晚清學人之詩的研究平台,以至於目前還沒有發現以晚清學人之詩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的專著和專題論文。
(2)晚清學人之詩,特別是引入金石考據等專門之學的學問詩,由於難懂而遭冷落,這些詩歌被人為地擱置起來,導致對晚清學人之詩的審美價值、學術價值及其地位影響的認識還很淺率。
(3)對晚清學人與詩人、學人之詩和詩人之詩、儒林與詩苑相互融合而推衍著清代後期詩歌學問化曆程的橫向研究基本上還處於人力未施的狀態。
本書研究的目標是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緊密聯係晚清學人的學術知識,從研讀他們的詩集和詩學著述入手,試圖探究晚清學人“學”與“詩”之間的內在聯係,分析他們如何以學問入詩,“學”與“詩”如何相互滲透,學術與藝術如何異質同構,“詩”如何成為他們“學之別體”等問題。歸納出晚清學人之詩的特征,大體架構出晚清學人之詩發展衍變的脈絡,總結出晚清學人之詩的學術價值、審美價值及其地位影響。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麵展開:
(1)將晚清學人之詩納入古典詩學特別是清代詩學研究的中心視野,從宏觀層麵形成一個整體觀照晚清學人之詩的研究平台。從古典詩歌學問化的表現、古典詩歌學問化的曆程、古典詩歌學問化的原因三個方麵來闡釋晚清學人之詩的民族詩學背景;從繁盛學術影響下的清代詩壇、清詩學問化被強化的原因兩個方麵來闡釋晚清學人之詩的時代特征;以專門之學(主要是樸學)入詩、詩歌體現出學術意識和學術精神、典故運用的經常化和偏僻化三個方麵來闡釋晚清學人之詩的群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