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部大地與散文創作——《西部女作家寫西部散文精編》編後記(2 / 2)

隻要你真心實意地投身西部,豐富的西部總是會呈現給你一些發現和思索的礦苗。你的筆如果是鑽機,終能挖掘出深潛的礦藏。這是西部的廣涵性、可塑性及親和力。

人們頭腦裏的印象:西部乃金戈鐵馬、關山萬裏,是大男兒馳騁疆場、拋灑熱血的地方。沒錯,古代的西部戰事連綿,局勢混亂,喊殺聲不絕於耳。因為西部邊界漫長,民族眾多,群心浮動,討伐征戰是常事。

豪氣、壯氣、英雄氣,一直是西部的特征,這些在詩歌散文中都能體會到。

20世紀最後數十年,西部的人事結構、知識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女性散文出現了,打破了男兒一統天下的局麵。

西部女作家站在高處的,要推馬麗華,因為她在西藏。馬麗華懷揣自己的詩,由山東海岸奔赴雪域高原。無論是《藏北遊曆》《西行阿裏》,還是《靈魂像風》,都縱橫自如、開闊大氣地表現了藏區的景態情事,其深入生活的難度和表現文字的力度,是一般男作家也未必能達到的。馬麗華身居高處,與她達到的創作高度很統一,可以說,是西部高原成就了她。

再就是烈娃,她十幾年入伍做文藝兵,在新疆一呆16歲,期間爬過西藏阿裏,登過喀喇昆侖山,走遍天山南北,留下了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她的散文喜寫自己親身經曆的故事,注重“戲眼”的開掘。在營造大環境的同時,不忘小細節的烘托。文筆清暢,常見詩意。

青藏高原是近年寫作的熱門題材,但體驗不同,文筆也就別異了。葉廣芩細致深入,裘山山提綱挈領;唐韻生命意識強,劉馨憶的環境感覺好。

海男在西部作家中比較特別。她十分重視個體意識及心理刻劃,客觀的現實場景對她隻是參照和啟引。她從小生活在雲南,對那塊邊地體驗多多,因而她的西部故事就帶了更多的理性內省和迷離的童話色彩。從手法上來說,更接近於新散文。

雲南是個美麗的地方,是西部的另一塊玫瑰高原。先燕雲的雲南寧靜曠遠,黃曉萍的雲南粗礪厚重,馮劍華寫瀘沽湖,直抒胸臆激情洋溢。

同樣是青海湖,李天芳的筆調純樸淳厚,王春的文字輕靈鮮活。

四川曆來是天府之國,俊山媚水陶冶了才女們的靈性。母碧芳樸素典雅,曉荷清秀多姿,馮小涓意味深長……

西部在女作家的筆下,少了些呐喊和抗爭,多了些細密和柔情。其實,西部也是立體的、豐富的、剛柔相濟的。文章與時代和生活親密相連。

這本《西部的柔情》精選了20位在西部生活了較長時間的女作家的散文新作。這些作品不同程度反映了西部的山水風光,鄉俗民情以及西部人的生活情態,使讀者對西部有個多側麵的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專門編選和展示西部女作家表現西部的散文集子,在國內恐怕還是第一次,因而遺漏和偏頗在所難免。

目前,國家已提出了開發大西北的口號,各行各業都在整裝西進。我們出版這本書,也算是給西進大軍的行囊裏放進一點小小的精神食糧吧。

2000年7月2日於西安蓮湖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