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綠化有統一的法規要求,住宅院落之外的事由國家統一安排,院落之內的綠化有硬性規定,除了甬路硬化之外,其餘空地都要綠化,種養草坪和花卉,而且,不能隨主人意願隨便改變,並且要安裝好自動噴灌係統,及時管理,保證成活。
由此,造就了一個遼闊的綠色美國。
美國給我的第二印象是交通的便利和發達。
美國的汽車真是多極了,的確是一個汽車王國。在美國的城市中穿行,你幾乎看不到步行者。
高速公路一般的四條單行車道都擠得滿滿的。據統計,平均不到兩人有一輛車,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凡得到駕駛資格的人都能有一部車。有著世界影都之稱的好萊塢所在地洛杉磯,地理位置優越,開發建設較早,旅遊業十分發達,但其市區卻很分散,呈不規則形狀向外擴展,城市之間有高速公路互相貫通。因而,它在美國擁有的汽車是第一多的,八百萬人口一千萬輛車,平均每人擁有一輛還多。在洛杉礬你便會看到汽車之奇觀。在洛杉磯訪問的一個傍晚,我們從賓館步行了好長一段時間,走到了位於洛市中心點的立交橋上,下麵的高速公路兩邊各有八個單行車道,每邊都流淌著寬寬的汽車之河。
天漸漸黑了,車道、車輛模糊起來,眼前的河也變了樣。迎麵駛來的汽車那白亮的前燈流成了珍珠河,順向駛去的汽車那紅色的尾燈流成了瑪瑙河。
那是我所看到的最寬敞最漂亮的高速公路。
洛杉磯還有美國(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範圍)最大的停車場。那就是位於洛杉磯迪斯尼樂園的停車場。那個停車場一眼望不到邊,足有幾十個足球場大,能停放近萬輛汽車。每個車位都像電影院座席那樣編了號,樂園不時地用敞篷車將找車人送到各自的車位上去。
車多,停車場就多,停車場甚至是美國人衡量生活是否方便的一個標誌。選擇到一處如意的停車場是頗費周折和時間的。在洛杉磯,僅道路和停車場的占地麵積就占了市區總麵積的1/3。
那麼多的汽車行駛起來卻很少堵車,是因為有許多能夠滿足需要的高速公路。美國政府從三四十年代就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到六七十年代則開始大規模修建。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構成了美國交通的大動脈,十幾條橫貫東西、縱穿南北的高速公路,把美國本土上的四十八個州緊緊地連在一起,每個州又連接每個市,每個市又連接每個市區。如今,全封閉全立交的高速公路遍布美國。從任何一個家庭開出的汽車,均可暢通無阻地到達美國的任何一個地方。車子能夠暢通,除了公路多,在行駛上還有許多規定。在美國的高速公路上行駛,限製最高時速的同時,也限製最低時速,高者110公裏,低者72公裏,太快不行,太慢也是要受處罰的。有的路在特定時間內還規定車內所載人數,如小轎車內必須有二人以上,如滿載則優先通過。有的按車型優先,如乘坐多人的大巴士可優先通過。
高速公路為汽車擁有者創造了便利的條件,自己開車既經濟,又方便。隻要時間允許,無論多遠的路,美國人都願意開自己的車去。而鐵路就被美國人徹底地冷落了。據說,當年為建高速公路,就已拆除了幾萬英裏的鐵路,在其基礎上,改建成高速公路。就連貨運也是以公路為主,鐵路的貨運量不及公路貨運量的一半。人們出門旅行短途開汽車,長途乘飛機。火車票又比飛機票高出幾倍,乘火車就是一種超級享受了。火車的旅行者多為年老退休的富有者。
除了高速公路,美國便利的交通還有一個重要的構成,即中遠途所乘用的飛機。美國是第一個發明飛機的國家,也是當今飛機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擁有的飛機是世界上最多的。美國已注冊的飛機總數超過三萬架,機場就有一萬多個。
從東方飛往美國一般都在地處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降落,偌大個機場上擺滿了飛機,廊橋邊上各航空公司的飛機正在上下乘客,滑行道上等待起飛的飛機排了長串,起飛線上每隔三分鍾就有一架飛機衝向雲天。私人小型飛機停放坪如同停車場一樣擺放著各式各樣數不清的飛機。
在美國乘飛機如同中國乘公共汽車,開機前幾分鍾到達就可上機,沒有繁瑣的交費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