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風鈴叮咚(1)(1 / 3)

擔當敬重

謝明

不知不覺,樹上的葉子蔫了。一陣陣西風先是把它們的水分抽幹,然後又把它們一片片的吹落、刮走,於是,一個輪回的生命行將結束,滿眼新鮮的寫意漸漸化為一組組守望蒼天的根雕,人們不再親近它、擁抱它,隻有隔著一片雪地遠遠地凝望。

凝望中不乏敬重。

如今,我的年齡也到了讓人敬重(或不敬重)的季節。

一般說來,童年的時候讓人喜歡,青年的時候讓人愛戀,老年的時候讓人親近,隻有中年,才更有可能讓人敬重。

這是沉甸甸壓在眉頭的敬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更希望讓人“喜歡”、“愛戀”和“親近”,那的確是一種輕盈愉悅的感覺,而決不是以青春為代價,用落葉做籌碼的無奈與蒼涼。於是那眉頭便常常鎖著。

這是沉甸甸壓在心頭的敬重。但凡被敬重者,大都有一段坎坷泥濘的人生經曆。套用一個女明星的語法:做人難,做好人更難,自始至終做個好人難上加難。於是便有“好人沒好報”、“好人不長壽”之說。

這是沉甸甸壓在肩頭的敬重。人到中年,為人父為人母也好,為人兄為人嫂也好,為人師為人長也好,最最重要的是為人師表,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更屬於那種凡夫俗子、性情中人,於是很累。

不久前,在《榕樹下》讀到這樣一些文字:一直以來都想為您的文章發表評論,但由於懶惰,或許出於對您的敬畏,不敢在您麵前妄加評論,始終沒有寫成。

讀您的文章,感受最深的就是“情”與“真”二字,普普通通的人與事,在您的筆下就變得“情深深、意綿綿”,字裏行間充滿了真誠與率真,由此便有了濃濃的“人情味”。

由於您的正直與濃濃的“人情味”,使得相識以來,我更加尊敬您,拋卻曾經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內心裏視您為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雖然我們交流不是很多,但心裏的距離不遠。

在您身上,我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您的“人格魅力”對我的影響,父母賦予我誠實、正直的秉性,在您這裏,我知道它是人性中最美的“篇章”!

在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中,您的真性情是最為寶貴的了,這也是始終以來您是我最敬重的人的原因!我真真要感謝您,並祝您安康!

這些文字是一個女孩子寫的,她是一隻快樂的小燕子,整日裏快樂地歌唱,快樂地飛翔,快樂得讓我仰慕,卻從未想過她也有仰慕別人的時候。

這些文字是用心寫的,她是一個率真的女孩,即便你重權在握,依然麵無懼色;她是一隻忠實的“候鳥”,無論你怎樣風雨飄搖,仍在老宅的屋簷下築巢。

這些文字是寫給我的,當然,也是寫給那些與我年齡、經曆和品格相近的人們——那些時常被人稱之為兄長,卻並不一定慎思何謂“兄長”的人們。

我是在四十歲的時候來到了一個員工平均年齡隻有二十幾歲的單位裏當“大孩頭”的。於是平生第一次聽到人家稱我為“老X”,而後,也便有了“老兄”、“老爸”甚至“爺爺”(那天在電梯裏,一個抱在母親懷裏的小女孩便如此稱呼我)的稱謂。此前,六歲上學(跳班),我在同學中總是“老疙瘩”’;十六歲入廠,身邊除了師兄就是師姐;三十六歲當處長,是當時同級幹部裏最年輕的。這樣一種經曆,使我習慣於追隨兄長而從未想過擔當敬重。

即便我當“大孩頭”的時候,能從下屬們眼神中讀到也僅僅是敬畏或者尊重——真正敬重的目光不是投在你的胸前,而是鋪在你的背後。

顯然,敬畏的目標是領導,尊重的對象是長者,而隻有敬重的客體才是:人格。—個人,隻有當他素麵朝天,毫無任何光環籠罩的時候,品格的魅力才有可能最真實地展現出來,於是也才有可能真正贏得恒久的敬重。

然而我卻無法坦然接受這一顆顆年輕而純潔的心中嫩嫩生長著的敬重。

盡管我從小就想做個好,而且也一直在努力爭取做個好人,每當做人和做事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最終的選擇大都是舍身求仁。可是,我也曾動搖過,甚至險些去敲“嫖客”的門;我也曾灰退過,徹夜的“醉”通宵的“賭”;我也曾說過假話,辦過錯事,動過斜歪心眼,有過一念之差。尤其使我內心不安的是,因為我在做人與做事之間的選擇,“保全”了自己而牽連了朋友——這是一筆還不清的心債。

即便如此,我仍是願意努力擔當起這份沉甸甸的敬重。因為我在那個女孩子的信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種希冀,於是也喚醒了我心中的一種責任。依稀記得改變亞瑟一生命運的,正是那個曾經被他無比尊崇和信任,最終卻出賣了他的神父。我若讓他們失望,也便如同那個虛偽而醜惡的家夥,上帝都不會原諒的。

如果我值得這份敬重,那麼就持之以恒;如果我有辱這份敬重,那麼就棄舊圖新;如果為了這份敬重需要犧牲些什麼的話,我非常願意;如果因為這份敬重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話,我尤為慶幸。

於是我在給那個女孩的回信中寫道:時下物欲橫流,周遭紅塵滾滾,我的確有些燥熱,也有些寒冷,隻有在夜闌人靜的時候,特別是在打開《榕樹下》網頁的那一刻,頓覺山育水秀,柳暗花明——這裏是我們的烏托邦,也是我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