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際交往心理學:心與心的對話解密(2)(1 / 3)

約翰是一名很成功的汽車銷售員,在一次交易過程中,和客戶一切都談好了,正當客戶要付錢的時候,約翰的一個同事過來跟他說下班後去聚會的事,約翰一邊高興著和同事說著話,一邊去接客戶將要付的車款,就在這時,客戶卻突然反悔了,不但拒絕支付車款,而且也取消了購車的計劃,這給了約翰當頭一棒,眼看著到手的好事,轉眼間消失了。下班後,約翰沒有和同事去聚會,他一個人靜靜的躺在床上,百思不得其解,他實在是想不通他究竟做錯了什麼地方導致客戶反悔。於是他鼓起勇氣給客戶打了個電話,客客氣氣的跟客戶談論今天的事情,向客戶言明他的來意,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麼讓客戶改變了注意。客戶這個時候鄭重其事的跟約翰說:“本來我已經要把錢給你了,可是這個時候我們正在談論車的時候,你卻和你的同事談論晚上吃飯的問題,這對客戶一點也不禮貌。約翰這時候才真正明白,原來客戶是覺得他沒有認真聆聽客戶購車後的顧慮。

心理學家認為:一般成功的人都很善於聆聽,他們懂得如何拉攏別人和取悅上司,把握好人生的每個機會,所以他們無時無刻都在聆聽,所以他們一直都很成功。聆聽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同時也給自己贏得了成功的回報,用心聆聽是在傳遞一種信息,它表示你時刻在接受別人的想法,時刻在尊重別人的選擇。

從眾心理,在社會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它往往表現為“人雲亦雲”、“隨大流”,俗話說“隨大流,不挨揍。”就是這個道理。也有人反對這種從眾心理,他們認為當今社會是一個張揚個性的社會,不應該主張所謂的“從眾心理”。其實從眾心理也像其他事情一樣具有兩麵性。消極的一麵就像上麵所說的,當今社會是個張揚個性的社會,從眾心理束縛了人們追求和張揚個性思想,相對來說阻礙了人們創造思維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過於老套和墨守成規;積極的一麵,就是它集思廣益,采用大眾的智慧,從心理上去除了人們盲目自信的思想,避免人們走彎路,增加人們的經驗。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在漆黑的暗室裏的一麵牆上投下一個微弱的光點。事先安排一部分經過訓練的人和少數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進入暗室。對經過訓練的被試,要求他們大聲的在暗室中說,光點正在微弱的晃動。對於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則實現不給任何提示。在實驗中,要求沒有經過訓練的人說出光點是否在晃動。開始這些人認為光點並沒有晃動,這種反應是正確的,因為實驗用的光點確實沒有晃動。但是,此時事先安排地經過訓練的人會大聲地、堅定地說,光點正在微微地晃動。由於這些人的人數占優,所以最後,原來認為光點沒有晃動的人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觀點,也承認了光點正在晃動。

心理學家認為:生活中,我們就是要揚長避短,揚“從眾”的積極麵,避“從眾”的消極麵,有時候大多數人的看法能為你說服對方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要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樣我們才會做到遇事和看待問題,即會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會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從而能夠盡量地做出正確的判斷,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凡事或都“從眾”或都“反從眾”都是要不得的。

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遇到自己不喜歡或是不喜歡自己的人,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做到寬宏大量,給對手一個微笑,也許對你沒有什麼損失,但是對未來也許就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年輕時候的林肯在鄉下當一名律師,有一個名叫斯脫登的人,聽說林肯很能忠於職務,專心替人辦事,特地從城裏到鄉下來請他解決一件事情。當他看到林肯那張難看的臉的時候,他非常不滿意,不但不請他幫忙,反而指責他:“像你這樣猴子精的人,能做律師嗎?能替別人把辦事情辦好嗎?”斯脫登一邊罵一邊用手指著林肯。

這是林肯笑了笑,溫和的說:“請您先坐下來,別生氣,這一切全是我的不是。”雖然林肯客客氣氣地招待他,但是他還是走了。

南北戰爭發生以後,北部的軍隊缺少一個總指揮。林肯想起了罵他猴子精的斯脫登,因為據說斯脫登很有指揮能力,林肯就專門請他來擔任總指揮,並對以前的事提也不提,結果北方的軍隊在眾人的努力下,終於獲得了南北戰爭的戰勝。

這個故事不是告訴我們沒有了斯脫登林肯就打不贏南北戰爭,但是朋友一百個也不嫌多,敵人最好一個也沒有。就是這麼個道理。

人際關係中,避免出現不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