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人是雙方的老人。實際上,老年人哪一個不想抱孫子的?為了勸服小艾放棄做丁克的打算,他們做足了功課。今日,小兩口決定抓鬮,他們私下決定瞞著兩人,做點手腳。他們認定了一向萬事我為先的小艾會先去抓紙團,於是把兩個紙都寫上“要小孩”三個字。激動人心的一刻到了,果不其然,小艾一馬當先,要求先抓鬮。結果令老人們大失所望的是,小艾竟然抓起一個紙團給吞了,並說:“大明,你抓,要是你抓到‘要小孩’的紙團,那我吞掉的這個就是‘不要小孩’了。”
結果顯而易見,老人們的思維定式決定了自己將抱不上孫子,而小艾對思維定式的突破則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其實,現實生活中能夠把人限製住的,隻有人自己。人的思維空間是無限的,至少有億萬種可能的變化。也許我們正在被困在一個看似走投無路的境地,也許我們正囿於一種兩難選擇之間,但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明白,這種境遇隻是由我們固執的定式思維所致,隻要勇於重新考慮,開拓思維,就一定能夠找到至少一條跳出困境的出路。
毛毛蟲理論:創新才是硬道理
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創新就是改變資源的產出。
不管我們有多高的天賦或有多少的缺陷,我們都擁有一項天生的才能,那就是隻要通過不斷的實踐,都可以在某個領域取得進步,包括創新力的培養。
每個人都可以提高創新能力,事實上,對於那些沒有或自認為沒有創新能力的人而言,學習如何開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更為重要,即使是很有創意的人也要不斷地開發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兩個人的知識水平差不多,但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差別,有的能搞發明、搞創造;有的則不然,雖知識淵博,但缺乏創新能力。這就是說:知識僅是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創新能力的充分條件。
世界上的發明創新者不全是學者、教授,但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人絕對搞不出發明、創造。
創新力和智力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是觀察力、記憶力和理解力,而創新能力固然需要知識、觀察力、記憶力和理解力,但更需要的是想象力、思考力和意誌力。一定水平的智力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智力的發展絕對代替不了創新能力的發展。
創新力必須依靠豐富的想象。在人的各種創造活動中,創造想象在產生假設、揭示規律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想象能力豐富的人,一般更加具有創新的思維。
事實表明:
事業的成功,隻有20%來自智商,其餘80%來自情商。創新能力也是一樣,它的很大部分來自非智力因素,如創新個性品質及情感智力。
創新能力的四項構成中,僅有創新思維、創新技法、創新技能,而缺乏膽識、活力、冒險精神與團隊精神,是難以開展創新活動的。
員工具備創新個性品質,才可能以過人的膽識和勇氣去克服困難,才能創造性地去學習和工作、追求卓越,才能去掌握運用創新思維、創新技法、創新技能,發揚團隊精神、帶領團隊創建新的成功。
創新是一種企業行業或社會行為,破除創新能力障礙,就要從認識和營造先進的文化氛圍入手,重視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所在企業、單位的文化氛圍的營建,抓好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領導應特別重視抓好企業宗旨和企業精神的宣傳教育,使之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企業蒸蒸日上的重要條件。創新力是企業進步的前提,企業要有更大的發展,關鍵是依靠員工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創新能力。因此,如何培養與開發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是所有成功企業關注的重要問題。
對於管理者來說,不管供職於什麼公司,什麼層級,都必須通過實際行動來表達創造力的重要性,這是他們最重要的職責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對於管理者來說,學會如何開發他們自身的創造力尤為重要。
挪威國有鐵路公司是一個的例子。
公司一名員工曾在上班時間發明了一種將鐵軌加固的新方法。這意味著新的鐵軌維護起來可以更加迅速,從而為公司節省一大筆開支。
然而,幾年過去,公司並沒有對他的發明產生興趣,這名員工放棄了在該公司的進一步嚐試,帶著他的新發明開始自立門戶。
挪威國有鐵路公司允許他對自己的發明擁有專利權,因為公司認為這個發明根本不值錢。這名員工後來將他的發明授予了一家大型跨國公司,這項發明成果也因此而在全世界範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來他擁有千萬家產,並對他的前雇主采取了報複手段:在授權這一發明時,他規定這項發明可以出售給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區,但是挪威除外。
當世界上其他鐵路公司通過使用那名員工發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時候,挪威錯失了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