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做自己情緒調節師:心理學在身邊(2)(1 / 3)

其次,對自己缺乏信心。在麵對某些問題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資質不夠,學曆不高等。在考生中也經常會出現這樣一些情況:缺乏自信心、一心想考好,但總是擔心自己考不上,覺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平時學習沒有盡力等,這也是導致考上怯場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強烈的願望與信心不足之間的矛盾很容易造成其緊張不安、身心不適,一遇到難題肯定就會緊張害怕。

第三,完美主義。每個人都想發揮的出色,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以博得大家的賞識,為別人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越是想做到最好,越是想發揮太完美,反而為自己增加了壓力和顧慮,結果連自己的正常水平都不能發揮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在當眾演講或者講話的時候,為什麼很多人在講台上講話不好,許多該說的話都因為一時緊張說不出來了。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站在講台上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讓自己表現的很完美,過分地要求自己,導致臨場很容易講錯話,一旦講錯就會出現緊張的情緒,相反,在台下的時候我們卻表現很自然,因為台下的時候我們沒有壓力需要麵對。

第四,精神創傷的影響。每個人都有過失敗的體驗,都有過表現不好的時候,所以對生活與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充滿了恐懼感,當我們麵對他們的時候就會產生莫名的緊張與恐懼,越是緊張這種情緒就會影響我們的表現,我們的表現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會大打折扣。

第五,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一個舒適的客觀環境中,我們的身心就會很自然地放鬆;當客觀環境變得很嚴肅的時候,我們的緊張情緒就會油然而生。比如說在考試的時候,考生麵對周圍的環境,嚴肅的考場氣氛,監場老師的嚴厲,考場裏一片死氣沉沉的樣子,這樣的話必然會導致考生的緊張心理,影響其正常發揮。

緊張讓人身陷亞健康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高效率、快節奏的社會裏,緊張是不可避免地要產生的。適度的緊張會幫助我們積極地去解決問題,但是,過度的精神緊張卻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若長期處於緊張情緒狀態中,人很容易產生急躁、激動、憤怒等種種不良的情緒,甚至會產生神經紊亂,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據調查,有70%以上的年輕人都由於緊張的原因,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表現為疲憊、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特別是在現實生活中,緊張的情緒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交際。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男孩子暗戀一個女孩兩年了,但是始終沒有勇氣向她表白,在朋友的鼓勵下,他終於寫了一封充滿愛意的情書。但是,每次見到她,他那隻握著情書的手總是無法從口袋裏將情書拿出來。就這樣,他浪費了很多次機會,情書已經變得皺皺巴巴的。終於有一次,他見到女孩,馬上把那封皺皺巴巴的情書塞到了她手裏,然後跑開了。第二天,女孩給他打電話了,要跟他見麵。他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在昏黃的路燈下,他們見麵了。女孩看著忐忑不安的他,問道:“昨天你塞給我一百塊錢幹嘛?”

這就是緊張給我們帶來的負麵影響。當然,故事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很多人在當眾演講的是時候相信有時候會比這更緊張。那麼,我們該怎樣去擺脫緊張的情緒呢?

心病還須心藥醫

有一個長得十分文靜秀氣的女孩,性格有點內向。盡管她的各方麵都非常好,但是她卻有個別人都不知曉的"心病":總覺得有人盯著她看,特別是在當眾講話或演講的時候,她心理都會非常緊張,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話說得吞吞吐吐。

假如你像那個女孩這樣,在眾人麵前講話時常常會出現恐懼不安的緊張情緒,相信你也會為此而苦惱。因為緊張很多人常常盡力想著去克服它,在全身緊張、呼吸急促、臉頰發紅時對自己下著命令:"別緊張!""沒有什麼可怕的!"但是,這種辦法總是行不通,事實上它會使我們感到更加緊張和不安。

專家分析最無效的調節就是對自己說“我不緊張”,因為這種暗示喚醒了人們對緊張的注意力。所以,我們對緊張情緒的調節,關鍵就是要把對緊張進行轉移,而不是對自己說:“別緊張!”

當我們被緊張情緒困擾的時候:

第一,要學會自我接受。當我們感到緊張時,避免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做對抗,要學著去體驗它、接受它,下麵是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對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1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空氣新鮮的環境,讓自己的心在這樣的環境下享受一下安靜,很快你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緊張的情緒也會有所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