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思路枯竭時,這樣的心態能生辦法
畢業數年內,有很多人要做的工作是這個:長期與熟悉的客戶交往,或者給陌生客戶做服務。
這類工作很容易碰到這類情況:有時和客戶交往,或者給客戶做服務,忽然發現交往深入不下去了。雖然很動腦筋,可是思路還是容易枯竭。
小 提示
如果思路枯竭,就等於工作的發展平台不再擴展。
如果你也處於這種情況,這裏我們給出一個經驗之談——思路枯竭、打不開工作局麵時,可用的辦法是:關注客戶的心情,打開與客戶交心的通道。
14.1“心情對等”法則
—做“客服”的員工離不開的業務法則
如果和客戶交往時身份不對等,這時可從“心情對等”裏找力量。畢業數年內,很多人要做“客服”才有飯碗。做客服,最考驗人的環節有兩個,而且是兩個常搞得人很惱火的難點:
一,解答客戶的問題也就罷了,可是還要調節客戶的心情。這一點對初入職場沒幾年的畢業生真的有點兒難,與書本打交道的經驗放在與人打交道上不靈啊。然而企業經常要把客服的工作給初入職場的人做,因為客服的崗位流動大老缺人。所以當你初入職場,高高興興去做客服時,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不要指望企業的培訓能給很多功力,因為這種與客戶通心的能力更多來自自己的修煉。
二,解答不了客戶的難題時,必然要上報給領導。這個環節一定會成為工作的難點,因為這類難題往往是領導也沒有好答案的。於是這時領導就會反過來壓客服自己去解決。這一點造成了好多人的工作心情如入地獄,第二天一早最恐懼的事情就是“上班。
如果你處於這種狀態,心裏還想打開工作局麵,這裏給你一個經驗之談——想與客戶的溝通順利而深入,最有效的辦法是“心情對等”。
那怎麼獲得心情對等呢?
隻要用心去愛惜對方的心情,就能做到。
※ 案 例 ※
“工作老沒感覺,我是不是就到了該跳槽的時候了?”問這類問題的谘詢者不少,其中一個很典型。她是個年青人。青年,正是追求生命豐富多彩的年齡段,可是卻掉進了沒滋沒味的工作環境中,可想心情會如何。我的一位同行曾經對此種心情這樣描述:“工作沒感覺,就像把甘蔗當蠟燭啃。”
我問她:“你覺得工作老沒感覺?說細致點好嗎?”
她說:“在辦公室做文員還能怎麼樣?每天上班,也沒有一個專門屬於自己的活兒,哪個領導缺人手都可以喊我去做事。你在飯店吃飯時見過客人喊服務員吧?我在公司裏就和這差不多。”
我問:“再說細點兒好嗎?”
她說:“丁兒點事也喊我。複印幾頁紙也會一個電話叫我過去拿文件,有時客人來了還喊我去倒茶。有時候煙沒了也喊我立即去買。一年多了一直是這樣。”
我問:“於是你擔心了。”
她立即說:“是啊,誰不擔心呢,這樣幹幾年什麼都沒學到,青春也給浪費了。”
我說:“是啊,這樣下去,成本太高,代價太大。青春無價,生命無價,可是無價的時光換來的卻是一個月的工資,越想越覺得賠大了。”
我這麼一說就引得她打開了話匣子,原來每個人即使是工作的菜鳥也都不是人生的白癡,都有很多的認識。她說:“工作前以為模特、導遊、跳舞是吃青春飯的,沒想到企業裏有很多崗位也是吃青春飯的。我這裏雖然是沒人炒你尤魚的國企,可是餓不死也富不了的日子真是很難過。”她接著自我表揚了一下,“我都算好了,不管咋說都熬了快兩年,我的好些同學都跳槽了,有的還介紹我去沿海城市,說那裏多掙兩三千很容易,工作可選擇的機會也多。”
我問:“這樣一對比,於是你越發地覺得現在的工作更加味如嚼蠟啦?”
她沒出聲,顯然這也沒什麼可再回答的。
我繼續把話題引深:“如果你有大學綜合症,就會更容易感覺工作失落。”
她沒聽明白。
我解釋:“我們都是上過大學的,在校園裏,有點才的男生和多數的女生很容易被追求、被嗬護、被牽掛、被體貼、老有人把溫暖的話往你的耳朵裏塞、往心裏送,總有莫名其妙的情話把自己的心情包圍,禮物和感動更是見縫就鑽,這樣的狀況持續幾年會形成大學綜合症,這種症狀真是害人,因為職場裏會有一個更大的心裏落差等著自己,大學綜合症嚴重的人會好多年都適應不了職場和社會。”
她一邊聽一邊無語,顯然不需要再回答什麼,誰有大學綜合症,有點閱曆的人都會一目了然。
我說:“因為心裏落差大,所以你現在很想離開原單位,可是對外麵的大職場又因為看不清楚而舉棋不定,待在這種心情裏久了,非旦沒在原來的工作感覺中麻木下去,反而讓迷惘孕育出了煩躁。”
“就是啊,怎麼辦呢?”她說:“我很擔心在現在的單位浪費生命,我又很擔心一旦去了沿海城市,會很長時間適應不了。”
“好,我馬上根據我的經驗給你的工作做一個分析,看看能不能幫你找到出業績的突破口。”我說,“找到工作漏洞就能找到你的工作突破口了。”
她說:“要是這樣就太好了。”
“找到出業績的突破口之前必須先啟動相應的職場法則。”我說。
接著,我們給她介紹了職業分析裏常用的應用法則。雖然我們很用心講解,但是心裏也不知道此法則是不是能與她有緣?法則肯定是有用的,因為是實踐中沉澱出來的,但是能不能被她所用,就要看緣分了。
她說:“我懂。我知道我有點不開竅,就像老師寫的那本《這樣做你一定能升職》裏的女主角藍開竅一樣,學了很多東西卻不知道怎麼用。也許是沒機會和老師當麵作交流的緣故吧。”
其實我們給她介紹的職場應用法則很簡單,很容易聽懂,它叫對等法則。可她沒聽懂。
我說:“我一解釋你就能聽懂了。你看天平,不管一個盤裏的物品有多重,另一個盤裏的砝碼必須等重,不然就不會平衡。”
她問:“什麼意思呢?道理能聽得懂,可是不知道和我的工作有什麼關聯?”
“我再解釋一下你就發現這個法則和你的工作很有關聯了。”我說,“你看,你在辦公室裏當文員,你接觸的人的身份是不是多數比你都重?”
她說:“是啊,有時接待的客人比我們老板地位還重。”
我說:“好,我們就拿你的接待工作做分析,看看這裏是不是有對你有幫助的突破口。”
“下麵你按著我的提問進行問答好嗎?回答完了你就會發現你的工作藏著漏洞。”我接著問,“你去給身份高過你的人做接待,在他們眼裏你是不是很身份很小?”
她說:“是。”
我問:“這就是問題的症結了。你的工作是服務貴賓,可是他們卻覺得你很渺小,這樣的話你的工作天平就會一頭高一頭低,這樣的結果很麻煩,你做了很多事,可是這些事沒法為你的事業做多少貢獻?!”
她歎口氣:“誰說不是呢,我最擔心我的職場長期如此。”
我說:“路是有的,隻是你的職場視野還窄,有些路看不到。比如說這些領導和貴賓是可以給你的前途做貢獻的,你的頂頭上司發現你和一些大領導很熟,你在上司心裏的地位就會加重?你的老板發現你和一些貴賓說得上話,貴賓對你的印象也很好,公司裏遇到難題需要送禮打通環節時老板就會想到你,等等。於是,你就從一個普通文員演變成了公司的商務人員。”
她一臉霧水:“這個很難。我們做會議接待,就是倒個水,端個果盤,然後站在那裏不動。或者給客人訂餐,我們也很少去陪餐,小文員都是這樣的。如果公司領導開會,我們做服務更是連會場都不讓靠近。”
我告訴她:“所以你要研究和啟動對等法則,讓他們覺得你在他們心裏有較重份量,如果不改變這一點,你現在的工作很難聚集起能幫助你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