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承受不住拒絕時,怎麼辦?(2 / 3)

後來我做培訓時常舉這個例子,我說:“跨越怕被拒絕心理很簡單,這‘三個多’就是業務員的三步曲。”

跨越了“怕被拒絕”的心裏障礙後,他拜訪客戶時,會啟動更寬闊的思路,比如找機會在客戶的單位裏認識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然後找機會就東拉西扯。那些公司配備的小禮品讓客戶不疼不癢,但是這些小禮物對其他的小職員就作用大了,拿到禮物的小職員下次見他就親切多了,人一熟話就多。

他的第一個訂單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做到了。從一個小職員那裏聊出了客戶家裏住的地方。

在客戶家門口他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別的樓門口都是報箱,這裏樓道口掛著一些放雞蛋的小箱子,原來養雞戶開始像訂報紙一樣賣雞蛋了。

這個事情給他很大觸動:“養雞的農民都這麼用心找市場,我用心這麼少怎麼奢望生意渠道擺在眼前呢。”

接著他似乎心竅開了,他不再像其他業務員一樣老是挖空心思拉客戶去洗浴中心,去吃飯唱卡拉,他從農村的親戚那裏經常弄些土雞蛋,沒用過農藥的水果蔬菜玉米什麼的送過去,送多了,客戶家的女主人就把他當“親戚”一般了。

他的另一個訂單也很有意思,他弄到一個客戶的兒子在自己母校讀書的信息,然後西拐八拐和那孩子的班主任接上了頭,那個班主任穿針引線,讓這孩子帶他去“家訪”,接著後麵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說這個例子時,我就總會想到一句做業務時的指導名言:“業績是心血澆灌出來的。”

18.2 跨越“怕被拒絕”的心理有個反思點

我在做培訓和谘詢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有學員把“自己的工作說成地獄”。有的人甚至說“想死了的心都有”。聽到這類感慨,很多人都不由得想起自己剛做業務時的心情,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呢。

如果你也處於這種狀態中,分享一個經驗之談——跨越“怕被拒絕”的心理有個容易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德性,理解別人的德性。

※ 案 例 ※

到我這來的一位谘詢者就是這樣的人。

他經常要與銷售商打交道。大的銷售商都有很多成熟的客戶,所以對不熟悉的小客戶、新客戶都會禮貌快速地打發掉,於是他在大銷售商這裏沒少碰壁。

有一個公司裏管辦公用品的小領導很和善,很好說話,對他的產品也很欣賞,可是任憑他怎麼努力,這位老姐就是不給訂單。後來從別人那裏打聽到了原因:“這個單位裏的電腦用品都是一個小電腦公司給代辦的,小電腦公司的老板不是別人,正是這位老姐自己。繞開她拿訂單也行不通,公司老總的孩子的奧數老師是這位老姐的老公。”至此,他在自己的心裏累趴下了:“我在她花的錢全泡湯,在她這兒的所有努力全歸零啦。”

他畢業前從沒想過做業務會是什麼滋味,現在知道了,拜訪大客戶的滋味就叫“夾心餅”,客戶那邊是銅牆鐵壁,公司那邊是業績目標和領導的鞭策,他夾在中間,進不得退不得。

與中小銷售商打交道,滋味更豐富,這些人常常會給他請吃飯的機會,他們也會有時請他來一頓,可是業務常常沒進展,進了貨也不好好幫你銷,各種理由推著他。花了錢辦不了事情,讓他心裏的滋味就如煎鍋裏的餅,翻來覆去被烤來烤去。

感慨業務難做、職場難混的谘詢每次被我們看到,都會忍不住想說這句話:

年青時,磨練可以是難受,也可以是未來再創造價值的本事。

後來一個觀念轉變了他的心態,接著他做業務的動力就大變樣了。

這個觀念很普通,可是很多人做了多年業務,遇到拒絕心裏難受時,也沒有從這個觀點上想一想。

這個觀念就是做業務的過程中離不開的“以己推人”的觀念,說深一點,這個觀念又叫“自覺覺它”:

別人在拒絕我,我平時不也在經常拒絕別人嗎?

別人拒絕我時我很難受;我拒絕別人時,別人不也難受嗎?

既然我常不經意間拒絕人,別人為什麼不能隨意拒絕我?

既然我也曾不考慮別人心裏是不是難受就拒絕別人,別人當然也會不考慮我心裏的感受直截了當拒絕我?這也算是一報還一報。

這麼一想,他就恍然大悟:不光是做業務,人生也是在充滿拒絕的過程中展開的。

這麼一想後,遭受拒絕的感受就不那麼難受了。

既然遭受拒絕是人生的主題,是做業務的主題,那就善待拒絕吧。

以後他再次拜訪客戶,都在想:“看看他這次怎麼拒絕我?我就厚臉皮對他笑,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