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這位上司態度轉變的原因,覺得這種轉變其實很合乎道理,因為有些強勢領導是屬於身上長“刺”的那種人,你不去碰他的“刺”,他也沒了那麼多敏感的發言,接著就好相處多了。
我問過他:“你當初對新上司情緒還挺大,是怎麼這麼快就想通的?”
他歎口氣:“如果我六十退休,還有幾十年要工作;如果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那要工作的時間就更長。你想想看,我能想不通麼?這麼長的將來,我還要遇到幾位強勢的頂頭上司?不,該說多少位?”
接著他說:“這個問題一下子把我的心情弄得抑鬱起來,天呢,這麼下去,職場太難敖了?接著一覺醒來,我就全想明白了,思路一通百通。”
後來我把這類例子濃縮在一起,整理出一道職場反思題,這裏也一起拿給大家看。
反思題:給人打工,頭上就會有主管領導。於是少不了與領導談論工作的時候。於是,常見的問題就出來了。和領導談論工作時,領導的主見極多,自己得到的感覺總象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這樣的情況出現多了,怎麼設計交流的思路以改變這種狀況呢?
這道題考察的是我們有沒有和領導長期相處的意識。
和領導相處與兩個人相處是一樣的,如果領導發覺你在心裏把他當個老師來對待,他即使強勢領導你,心裏也會不煩你;如果領導發現你心裏把他當個對手來對抗,他即使覺得你有理心裏也會煩你。
所以這道題想考察的第二點是:我們用心態和領導相處,還是用能力。
如果能力直接出業績,就沒什麼可評論的;如果能力不和業績直接掛勾,用能力與領導長期相處是最危險的。統計發現,三成的人會因為和領導相處不下去而辭職,一成的人因為和領導關係不好而放棄了本來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
看到這裏,你會有啟發麼?上班,說白了就是和領導怎麼相處。但是不同的心態有不同的相處結果。
一般來說,初入職場的人,心態容易出現三個階段:第一,有熱情、有信心、有謙遜;第二個階段,有熱情、有表麵謙虛、有內在的煩惱;第三個階段,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剛才案例中的小夥子谘詢我時就處在第二階段。
當時他聽我分析後忍不住問:“啊?我都上班快兩年了,還在初入職場的心態裏?我覺得好像已經學到了好多職場的潛規則,比如職場裏,小事上常被領導抓住小辮子的人很難有大事做;再比如和同事共事時,會工作的人愛惜同事的心情,不會工作的人愛惜自己的麵子。所以我覺得我該屬於老職場的圈子裏了。”
我說:“那有啥稀奇,以後你的培訓久了,麵對的學員多了,就會遇到很多工作了十來年還處在初入職場的三種心態裏跳不出的老職場。”
他當時越聽越覺得迷惘:“那怎麼辦呢?我現在頭上這個爺太難對付了。將來還要有那麼多位喜歡當大爺的頂頭上司,該怎麼辦呢?”
後來他靠自己的悟性找到了消化領導的強勢的好辦法,相信你遇到強勢的領導時也能設計出好用的思路來。
如果你覺得沒什麼好設計的,遇到強勢的領導就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那就是我們最擔心的。
因為和領導和不來而心情不好的人實在太多了,接著這個人就很可能因為不想心情長期不好而換了工作。這些年來,這類的內容看到了不少,每一次我心裏都忍不住想:“用不了多久,離開領導的人達到的百分比就會超越一線城市離婚率(媒體報道:美國的離婚率居全球第一,幾乎每兩對美國夫婦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中國幾個大城市的離婚率已超30%)。”
三成的人會因為領導關係處理不好而跳槽?每次看到這類觀點我心裏就有特別的滋味,工作中我接觸的各級別領導實在太多了,說句實在話,生活中不會愛惜愛人心情的人已經夠多了,這些人到了職場裏當領導,於是能體諒員工心情的領導就更少了。
所以你頭上有個強勢的領導的話,最好還是多體會些別人的做法。如果上麵的例子沒能幫到你,就看看下麵的例子,還是那句話,希望有個例子能給你帶去感覺,畢竟職場不是咱們自己家開的。
20.3 領導越強硬,預演越重要
—和心裏有數的領導交流前,最好多用這個步驟
你頭上有個強勢領導麼?這個主題可要好好研究一下。
統計發現,三成的人會因為和領導相處不下去而辭職,一成的人因為和領導關係不好而放棄了本來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
我們統計過基層員工的感受:隻要還在打工,就有很大的機率遇到“自負”的領導。有的領導以為自己能力很強,但是員工的心裏已經被他的自負壓得沒有工作幸福感。
這幾天,有一個典型的谘詢:“我老板脾氣很沒準頭,看誰不順眼就開誰,我稍微提一下自己的看法就被說一頓。我好難呢,老要找平緩的理由去和別人說。”
我去翻箱底,把之前遇到的一個類似的案例找出來給她做借鑒。
※ 案 例 ※
一位學員老是叫苦,源於他給一位超級強勢的副總做助手。這副總處處都強勢,在高速公路上開一天的車還能神采奕奕和旁邊的人說個不停。喝酒喝高興了,同桌的人裏他總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副總長得有點胖,工作方式特別“棒”。副總會經常讓他去找員工談話,不是給員工增加工作壓力就是迫其辭職。這倆活兒一聽就知道都不好幹。最難受的是他隻有執行的義務,沒有和領導交流的權利。這下弄得他很不好受,和別人談話是個難幹的活,對上又沒有解釋的機會。
他忍不住在其他場合中呻吟:“領導啊,什麼時候我能是你的舌頭,和你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什麼時候我能是的爛牙,我的難受也是你的不舒服。什麼時候我也能是你的眼睛,幫你看看別人的難處。”
這些話逗得大家哈哈笑,笑中夾帶著共鳴。
這位學員雖是總助,可是兼管著總經理辦公室和人事部,說是兼管,但是老板和其他高管隨時會對他指導兩句。他總搞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權利點在哪。他說:“大概一女嫁多夫也沒我這麼迷惘。”
說到這裏,先插一句,說說副總是怎麼來的。
老板開了第二家公司,於是精力就被新公司纏住了。第一家公司的管理變得鬆散,員工的工作態度變得鬆懈,這是老板最不願意看到的:“員工不上進,就等於自己要花錢養閑人。”
老板想了一個好招,聘了一位常務副總。大概是因為該副總來自名企,於是老板就給了他充分的信任,賦予了他“生殺大權“,接著在基層員工的感覺裏就多了一位自負的領導。
副總來了沒多久,人事經理就適應不了,說了一句“此處不留爺,自有青山養爺處”,接著就走人啦。以後一直沒經理。人事的活全壓給了我的這位學員。
這位做助理的學員覺得自己的工作越來越難幹。副總對誰不滿意就讓他出麵勸其辭職,出現了崗位空缺又命令他盡快招到人,他變得工作心情很不好,工作的量很大。幾次都想辭職,可是想到老板對大家還是很不錯的,這又讓他留住了心思。
但是之後不久,他就采用了新的工作方法,工作前景很快就柳暗花明又一春。那他的工作新方法是什麼,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有一天,他改變了工作心態:“既然領導不喜歡聽我的交流,那我就不急著和領導交流看法,交流多了領導更煩。”
但是不和領導交流,不代表他不去交流。於是他經常把電腦假想成領導,在心裏把自己的想法和領導細說。
因為自己可以主導自己的心思,於是他就經常在心裏和領導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