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誰消化不了委屈,誰就不會打工(2 / 3)

如果你正處於這種狀況中,這裏分享一個經驗之談:領導對員工的工作量心知肚明,和領導去講條件,領導會有準備好的一堆理由等著我們。

所以有工作量上的委曲時,先別急著委屈,先評估一下領導是不是做事業的人。跟著做事業的領導吃苦,發展的平台就在孕育中。

※ 案 例 ※

有段時間我多次到一家日用品公司做培訓,這家公司在全世界屬於中型規模企業。有次去那裏,和前台小姐偶爾聊了聊,我有點驚訝,她竟然是名牌大學畢業。帶著好奇,轉彎抹角打聽了一下,果然她背後有故事。她本來是應聘生產部質檢,可是不知什麼原因被留在了總部,留下來時本是在市場部做產品對外調度,負責國外總公司產品的引進工作,可是又不知什麼原因她又坐在了前台的位置上。

我猜想她可能得罪公司裏哪位高管。

很快我就發現有一個事情對她比較不公平,公司的化妝品產品展台歸前台管,前台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產品展台擺好,如果有人感興趣進了展示間,前台小姐要趕緊充當講解員,如果有人想多了解,她還要馬上打電話給培訓部,請那裏安排講師。這樣一來她的工作就多了壓力,上班怕遲到,下班時如果有客戶還在產品展示前她就不能走。

我在培訓之餘也會在產品展示間轉轉,她會立即出現,於是聊多了也就熟悉了,熟悉了話就多了,我問她對這種上班方式是不是有點糾結。她問我有什麼好的應對辦法,我也一下子找不出什麼法子來,就隻好送她一句話:“積極的人上班在問題裏找答案,消極的人上班在答案裏找問題。”

讓我接著吃驚的是,她骨子裏就是個積極的人。等半年後我再到這家公司去,她又換崗位了,這次不是被人事部通知換的崗位,而是銷售總監主動來要的她。

我請教銷售總監。總監說:“這女孩子很全麵,講產品比培訓部的講師講得還生動,和客戶交流,比我的很多銷售主管都能留人。雖然表麵上有點文靜靦腆,實際上她骨子裏是個做銷售的好料,所以我怎麼能放過?”

我一下子明白了,她在展台麵對產品的時候,就拿出了把產品講解學透的心理,她在前台麵對人時,她就去修煉自己最能留住人心的態度和表達。

我問過她:“如果換個人,不斷被換崗位,又沒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可能早就對公司變心了,你怎麼想通的呢?”

她說:“走路時腳下難免踩到尖利的石子,我總不會停下來對著石子生氣和抱怨吧。”

小 提示

找前途就像去爬山,有人是從半山腰爬起,有人是從山穀裏爬起。別人都看到風景了,可是我們還沒看到地平線。

怎麼辦呢?

那就在別人休息看風景的時候,我們去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受別人受不了的罪,忍別人忍不了的氣,最終我們是有機會後來者居上的。

21.3 化容忍為容納

—麵對苛刻的上司,啟動這一心態很有用

畢業數年內,很多人都會出現與領導相處水土不服的現象,心裏老覺得領導“這也不該,那也不該。”

雖然我們都知道,把自己捧在掌心裏的領導是沒有的,像慈愛的老師一樣的領導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是還是很難消化領導的嚴格、苛刻。

如果你正處於這種狀況,這裏談一個職場裏常用的辦法:隻要領導不是處於壞心眼在苛刻自己,那麼最好的適應方式是把容忍的心態轉化為容納,把自己定位為勤快而不頂嘴的機器人。

※ 案 例 ※

一位學員的部門領導是位很漂亮的女士,除了經常皺一下眉,看不出有什麼不淑女的地方。可是有一天,這位學員才真正明白女人經常皺一下眉頭意味著什麼,和她熟了就發現了她的嚴厲,又熟悉了些,嚴厲又提升到了刻薄。

“唉,這工作真沒法幹了。”他留言給我;

我從以前做過的谘詢問答裏摘錄一段給他看:顯然這樣的領導肯定有問題,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常見的現象呢?

於是職場裏在對待這類問題上比較有效的工作思路是:提高容納上級的能力和磨練一技之長的能力。

看了這一段內容,他歎了口氣。

我知道他歎氣的原因,我們常常否定這個辦法,因為也覺得這兩點都很難做到。但是現實是:不做到也回避不了。所以隻有拿出堅強來,去勇敢地麵對,給自己能力上足夠長時間的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