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屬於好心型員工的出路(3 / 3)

22.3 慈悲心啟動顧客的心靈

畢業後,很多人是通過做業務才找到了飯碗。可是年輕人會本能地發現做業務,弄得心裏很累,好像銷售就隻是耍嘴皮子,比激情。

時間久了,年輕人就會心態不再年青,而是充滿噪音和疲憊。

如果你也處於這種情況,而你賣的產品又是環保的,可以借鑒一下這個經驗:

挖掘產品本身蘊涵的心靈文化,熏陶顧客的心靈。

※ 案 例 ※

記得某一天的中午,一位直銷員被熟人引薦來到我們的辦公室。她和我們談到一款洗碗的產品。

她對我的同事說:“這款環保的產品我一定要介紹給您。您知道麼?如果洗潔精隨洗碗水流到江河裏,那裏的魚,那裏的青蛙就要喝有毒的水,您說是麼?我看您手腕上帶著佛珠,您一定經常在帶動自己去積德。可是如果我們還用化工洗潔精,這不是在敗德嗎?我可不想您被一款洗潔精給耽誤了。”

這些話一出,不但感染了我的同事,多數人都接納了這款產品。盡管那個時候這個產品“貴”得很。

我心裏想:“心裏沒有感恩心,是不會激發出這樣的表述的。”

以後我們在谘詢中遇到類似的情況,都會把感恩心和做業務的動力聯係在一起,告訴大家——做業務的人要找自己心裏有力量的業務模式才容易出未來。

說到這裏就個本章內容作個小結——俗話說:進哪座山,就唱哪座山裏的歌。可是很多人進了企業後卻沒把這句俗話當回事兒。

畢業後,很多人向往外企的熱情甚過向往愛情。可進了知名的外企做員工後,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體現出精明強幹的職業作風,這將會為自己的職場前景減分。

其實,不光是大外企有這種要求,所有實幹的老板對員工都有這種期望:到俺這兒來上班,俺就要告訴你,能展示精神麵貌的員工發展空間更大一些。所以盡快體現出精明強幹的工作作風,會為工作加分,會為你的職場前景加分。

所以,上麵的案例就可以濃縮成一條職場的經驗:精明強幹的工作作風離普通員工並不遠,隻要把工作細節在心裏多熟悉幾變,工作表現就會不一樣,接著職場運氣就會不一樣。

我們每個月都接收到上百個職場谘詢。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矛盾的現象:

那些心裏裝著迷惘、老覺得出路不寬的員工,基本上都沒有心思修煉“精明強幹”的職業作風。

而與此同時,天下的老板又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員工上班精氣神充足,效率倍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倍強。

這樣的背景之下,上麵的案例提示給我們的那段“經驗”就猛然多了特殊意義,因為它對看得懂、想得通的人來說,就不再是一句普通的經驗,而是一條“藏在職場深處的密碼”。密碼好像總是和神秘的財富之路聯係在一起的,這麼理解就對了,此刻這條職場密碼就是輔助普通員工銜接升薪之路的。一個月能比同齡人多賺五百也很好,千萬不要嫌少,拿去孝敬父母也很值得,更何況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多少普通人每月能多給父母五百塊?!

下篇 請別再說沒舞台

——先學搭舞台,必然有未來

職場裏,最容易被邊緣化的人有兩個特點:一是看不懂職場裏機會由何而生;二是弄不懂自己該如何成長。

如果隻是看不懂機會,問題還不大,因為能看懂成長,就會有機會等到機會;但是如果兩個特點都具備,那麼就比較容易被職場邊緣化或者被擠壓。二十多年來,筆者見到了太多這樣的人。

看下去,有心的讀者就會發現,本篇中很多對老板的心理分析,其實就是在輔助我們學習:職場裏的機會是怎麼孕育而生的?同時也是輔助大家明白:自己成長的方向還有很多,比如本篇提到的去學一些搭舞台的經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