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為企業搭台,唱自己的戲(1 / 3)

——如果你平時有創意有策劃又缺少出路,“搭新台唱老戲”

會助你脫穎而出

普通員工在工作時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像是一隻封閉管道裏的螞蟻,總是在爬卻又總是找不到出口。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有人是可以找到出口的。下麵的例子很典型,很值得借鑒。

24.1 打開交往的格局,機會隨之而來

畢業數年內,有一類員工會陷入這種苦惱中:覺得自己挺有才,隻是做不出特別的成績所以得不到發展的機會。

如果你也處在這樣的狀況,給你一個經驗之談:搭新台唱老戲,拓寬自己的交際的層次,機會隨之而來

※ 案 例 ※

一位谘詢者是個普通的業務員,業績也一般。他很想把業績再多做一點,可是大客戶開發一個不是那麼容易的,能把手頭上的客戶保住就已經夠費心思的啦。

於是他擔心了,擔心自己以後幾年就隻能靠著這點業績維持了。

後來他不再老是擔心,而是換了一個工作方法,接著職業前景就改善了。那他做了什麼呢?

他先學習了“擁有資源不一定有作為,善用資源就容易有作為”的職場理念後,就很受觸動,可是想來想去想不出新招來。

但是他沒放棄。

後來交流中他又學習到了一個新理念:“多做別的部門該做卻沒做的事情,容易找到新的資源。”這個新理念給他帶來了靈感。

他找到他的部門經理,建議自己做在的公司和客戶公司多來往來往,他擔心競爭對手會采用更多的招。

經理自然就問:“你有啥高招啊?”

他就建議:“請工會出麵,找一個大客戶搞一下員工之間的聯誼會,敬業精神交流會之類的。這樣兩家公司上層肯定交流就多了,他們關係好了,客戶就更容易抓住。”

業務經理當然願意做這個事情,並讓他去聯絡細節。

工會更願意做這類事情。工會老覺得自己是雞肋部門,企業有它不多沒它不少,所以能為企業主流價值多做貢獻,工會主席立即讚同。

這樣的事情做多了,他就和企業上層,多個部門領導都有了經常性的接觸,於是他很自然地就多了在企業中找出路的機會。每當企業有了新機會,首先想到他的領導也多了起來。

於是,在老板想加強公關部門的力量時,他就先得到了被舉薦的機會。於是他順利完成了崗位的轉換,也由原來那個幾年不變的舞台轉到了一個全新很有發展的舞台。

前麵的例子談的是開拓型業務,下麵談一些服務型業務。

在一線做服務型銷售的人員很多,賣服裝,賣電腦,賣這兒賣那兒,無數企業因此活著,因此發展著,所以一線服務型業務員雖然在公司地位‘很低”,但是崗位上出成績的的工作思路卻是公司的“無價之寶”。所以我們就先在這個領域舉個能讓讀者舉一反三的例子。

24.2 為第二崗位儲備工作能力

—如果你總有不甘心又無出路,可以試一下這一招

我們總結過基層員工的職場表現,發現很多人之所以工作多年都不能跳高一個層次發展和這一關鍵點很有關聯:

很多人從沒有想過工作之餘,積累和儲備第二崗位的能力。

這個關鍵點換一個角度說就是:

儲備第二崗位的工作能力,機遇一定在前麵等著你。

※ 案 例 ※

我有位朋友,在高級賓館裏幹個十來年,多個崗位上都忙出過成績,但是又先後讓努力歸零。差不多一個時候進賓館的同事有幾位都被提到了副總位置,有的人晚幾年進來也做到了部門經理,她卻和另一些同事一起感受著“努力歸零、前途邊緣化”的苦悶。

按常理,這樣的經曆會把一個人的職業誌向磨損掉—哪還有出路啊?幹了這麼多事情都沒混個一官半職,算了吧,就這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