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為企業搭台,唱自己的戲(2 / 3)

幾位同事已經這麼選擇了,可是她不,依舊像剛上班時那樣風風火火,熱情洋溢,有事幹就要幹出個樣子。

我過去做培訓的時候很喜歡和別人做交流,發現有前景的人通常都是下麵三方麵有所成:

能力有所累積;

人脈能有所累積;

影響力有所累積。

在職場,努力的方向最好也是此三項,如此發展的路容易延續,可選擇的發展之路越多。

如果這三點無所成又想獲得職場得到發展,就比較難一些。

本案例中的她就屬於這三項持續修煉的那類型人。後來機會終於來了。

賓館有個美發廳一直幹得沒什麼起色。經營者換來換去。可是這麼高級的賓館又不能沒有一個美發廳,於是好大一塊場地就這麼半死不活地存在著。

沒幹過美發廳的她勇敢地把“燙手的活”接了過來。十幾年做事情積累起來的經驗在這個點上展示了她的能力。

老板一看美發廳經營有了起色,又想把第二個“半死不活”的項目推給她,她又把洗腳房給接了下來。

緊接著老板,又把一個生意一般的商場給了她承包,一段時間後,訂飛機票的業務,旅遊的業務全都劃到了她的名下,她不但把這兩項生意做在賓館內部,還把觸角伸向了賓館外。

原來見麵大家都直呼其名。現在大家見麵都稱呼她為“某某總”。

我分析過她獲得機會的原因,覺得是這樣一條職場規律在起作用:當企業的業績是在老板的直接領導下做出來的,那老板喜歡誰就會給誰機會,於是本案例中的她和一批同事因為沒被老板看好而被邊緣化。但是當企業裏的某些項目是老板的能力做不動的,老板就會用新眼光去看他曾經不給機會但是有能力的人,於是機會就落到了她的頭上。

如果要總結她打開職業前景的原因,大概就是那句話說得最明白:“成功是給準備好的人準備的。”

小 提示

單位可以不給我們舞台,可是誰也阻止不了我們修煉“工作的能力”。於是,當小機會到來時,修煉了很久的那個能力就把這個小機會變成了大舞台。

為第二崗位儲備工作能力,更適合業務人員做職業規劃。

很多人進入職場後是要做業務的。經常有做銷售工作的學員問:“怎麼在銷售這樣的部門裏升職?”

他們問這個問題是很好理解的,因為現在競爭很激烈,很少有人的業績會一枝獨秀,在大家業績相差不大的時候,升職就成了銷售人員必須思考的“新出路”。

這個時候我會反問:“你有哪些工作上的經驗總結?有哪些經驗可以成為培訓教材,讓新員工能夠迅速成長、成熟進入工作狀態裏?”

我從這個學員的嘴裏聽到的回答常常是些沒用的話,很多白領說的都是一些零碎的東西,缺少主題,缺少內容,不能成為成型的表達。

我告訴他們:“總結發現,屬於銷售人員的升職階梯就是三種,第一是超人一頭的出業績的能力;如果大家水平差不多,就要看誰的培訓能帶動新員工迅速成長;如果大家培訓能力都不咋地,那就看誰跟領導的關係好。”

其實隻要有點鑽研精神,銷售人員形成培訓能力是很容易的,隻要能在睡前及時記錄當天的工作心得,隻要能在空餘時間多回看一下心得,然後再把新的心得記錄,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由一串心得形成的培訓課。但是九成的銷售人員都沒有做好這一步,於是升職的大門常年關閉著,很多人雖然靠著跳槽升了一級,可是之後再升又是步履維艱。

從這個例子,我們就想給更多處於職場苦惱中的人多總結幾句。

普通員工為什麼老覺得沒出路。我們總結後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

普通員工最容易埋頭做事情,不去抬頭看方向。於是在企業領導的眼裏:你就是個隻會做事的人。

為什麼普通員工不看方向?我們總結後又發現:普通員工最喜歡幻想,幻想領導主動關注自己,給自己舞台,可是領導眼裏那麼多員工,哪會給每一個人搭台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