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能給自己搭台唱戲就成了普通員工找出路的一個工作方法,就像下麵的例子中的她。
24.3 思考的方向對了,舞台就在眼前
如果你有想法,但是老是找不到新舞台,這裏給你一個經驗之談:沿著給企業增加效率的方向多思考,就會找到搭台唱戲的辦法。
※ 案 例 ※
以前,我有位谘詢者是大商場的收銀員。
她的工作就是天天站在那裏,他這個人缺鈣,於是她常站得腰酸腿軟。
這樣枯燥的日子重複過了一月又一月,又偏偏她比別的同事多了上進心,雖然後來她收銀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領導層對她依然如故。
她沒灰心,因為她還有下一步打算。職場裏,隻要有了下一步打算,此人工作起來就容易有動力。
等她覺得自己的工作效率超越了所有的同事,就拿出了第二個步驟:給她的各級領導發匿名信,建議開展收銀員大賽。
開始沒有反應,她就一個星期發一封。為了給自己找前途,她樂此不疲。
這樣的信一定不容易打動某些領導的心,但是這樣的信一定會打動某些大領導的心,理由還是上一條:越大的領導越關心企業的運營成本。
終於有一天,企業開始舉辦崗位業務大賽。第一場大賽就是收銀員業務素質大賽。
她沒有獲得總分第一名,隻獲得了收銀速度第一名,最佳服務禮儀被別人拿去了。
她又開始發匿名信,希望這樣的大賽一個季度搞一次。領導看到了比賽的積極收獲,於是第二次比賽順理成章。
後來她也順理成章在樓層主管的位置競聘成功。
我分析她打開職場前景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應該還是前麵說過的那一條:企業容易喜歡給企業省錢的員工。
當然她的成功還有第二個原因:有一顆自己拯救自己的上進心。
如果說成功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應該職場理念中的這一條:舞台容易打造人。
一個員工在崗位上發光發熱還是不夠的,還要爭取到舞台上展示亮點。領導有時心裏很忙,平時不容易看到員工的上進心,所以普通員工隻好想辦法讓領導成為觀眾。領導變成觀眾時,才容易看清楚哪個‘演員’水平高。
說到這裏,就借助一段職業谘詢給本節做個小結——寫這本書時,我的一位學員留言給我:
老師,我遇到問題了,老板準備把我調到新開的專賣店去,我在這個店還不到三個月,我覺得在現在的店麵會比較穩定一些。而且去新店要多花兩百多車費。我和老板說暈車,老板竟然讓我吃暈車藥。
我答:如果你在兩家店,三家店都能有快速出業績的經曆那以後職場就打開了發展的大門如果有了幾家店出業績的背景,並提升到培訓能力那以後的升職階梯也會比別人至少多一級。
她回複我:嗯,好的,老師我也想通了,雖然去那邊生活上有些不方便,但真的能夠給我一個大舞台,我在這裏都能做好,去新店肯定也能做得更好!我已經準備好顧客資料薄了!我要在新店大幹一場,嗬嗬。
接著我與她共勉:
做事業的人在問題裏找答案;做事的人常在答案裏找問題。
你好好幹,有了新成績說一聲,我把你的案例寫進書裏去,鼓勵更多人。
她很陽光地回複到:好的,老師,我上個月的業績排第二喲,哈哈,就是沒趕上店長。這個月我也很努力咯。
我覺得這個谘詢摘錄可以給很多人啟發,她很年輕,可是很快就能擺脫“小心眼”的纏繞,走入“給自己擴大舞台”的“大誌向”中去,這是不多見的。
小 提示
如果能把老板給的崗位做成舞台,沒有誰能阻止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