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有大想法的小員工,最基本的出路在這裏
在職業交流中,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思路都很活躍,不少人雖然沒什麼實戰經驗,但是宏觀思維卻不少,並且能長期孤芳自賞,這是很普遍的問題。
如果你畢業十年內,一直沒什麼出路又喜歡宏大的思維和設想,這裏和你分享一個經驗之談:如果你很有宏觀思維又缺少思路,就放下空想思維,去與老板的事業心共振,這裏一定會有出路。
小 提示
細化老板關注的企業主題,是打開工作局麵的重要主題。
與老板,與頂頭上司的事業心共鳴一點不難,隻要與老板的思維比較熟悉。但是恰恰這麼一點事情,很多人卻長期做不到。
我們研究發現,很多老員工隻是對自己天天接觸的企業很熟悉,對老板的臉很熟,但是對老板經常關注的企業主題很不熟。
有個QQ簽名欄上的話很有哲理:“你以為我和你很熟?我和錢更熟。”
我把這句話發給同行,同行感慨:“這哪是一句普通的簽名留言啊,這簡直是對老板,對客戶一針見血的寫照。”
是啊,多少人認為自己很熟悉的頂頭上司、客戶實際上跟錢更熟。因為這樣,於是多少人後有這樣的感受:和老板,和客戶的交往總是像黃河似的,非要來個九曲十八彎才能繼續向前。
25.1 讓自己的工作與老板的關注點相連
—打工有高效和低效之分
如果畢業十年內,自己老覺得收獲太少,效率不高,那就很可能要反思一下了,因為我們的工作很可能少一個關鍵的環節沒做。
小 提示
工作中最不能少的一個環節是讓工作與老板的事業心相連。
畢業數年內,很多人會遇到的一個自己很難發現的大問題:打工方向不明。
表麵上自己很努力工作,實際上打工的效率一點都不高,幾年下來,努力不少,收獲很小。
如果你處於這種狀態,這裏分享一個經驗之談:做好手頭上的工作,隻會收獲工資;做手頭的工作時多想想各級領導對自己這個工作的期望,就會收獲成長;如果能將手頭的工作挖掘出新價值和新意義,就會收獲老板的關注與職場的發展。
小 提示
花一些時間給老板的思維打工,打工的效率才開始提升。
※ 案 例 ※
以前做職場講座時講過打工有高效和低效之分,有一個在公司裏做統計的兄弟特意留在最後谘詢他的困惑。他問他在公司裏怎麼體現價值和意義?
我詳細問了問,原來他真的是做統計工作的,以前做過財務,現在做的是倉庫管理,還是個頭目。
看他的眼神,我知道他在想什麼:“每天都和一大堆數字打交道?什麼時候能做點轟轟烈烈的事情?”
果然他也這麼想:“真想逃離這些瑣事,全心投入,轟轟烈烈做事。”
我給他解釋:“你工作時這麼想,是因為你忽視了你老板的事業心。對老板的事業心認識不清楚,是因為對老板的思維習慣還不熟悉。如果你熟悉了,就不再覺得瑣碎的工作是瑣碎,而將覺得它們是你的錢景和前景。”
他對我的說法很陌生,因為從來沒有考慮過,周圍的熟人的話題也沒怎麼涉及過,於是他的職業視野從沒有朝這個領域展開過。
我問他:“你是給老板的思維習慣打工,還是給眼裏的一大堆枯燥的數字打工?”
我這麼一問,他有點覺得不對勁了。
我說:“不炒股的人看股票代碼枯燥得要命,炒股的人看到股票名字就感覺豐富。同樣的,你眼裏的數字在老板眼裏是一堆釋放各種感覺的問題,所以你的工作隻和數字打交道,很難把很多人品放進工作裏,但是如果你能順著老板的感覺去工作,你的很多人品就會釋放到工作裏,那時你的工作表現就會讓老板眼前一亮。”
我這麼說,說得他雲裏霧裏。
我給他解釋:“明天開始,你再去做倉庫管理時,你就繼續統計數字,然後心安理得拿老板給的薪水;明天開始,你也可以在做倉管統計數字時,想一想怎麼樣給老板節約成本,怎麼樣增加庫存運轉減少資金積壓,倉庫怎麼樣屯放物品減少倉庫租金;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回憶一下以往做過的財務工作,順著那一堆數字多給老板提一些增加效益減少浪費的好建議,如此一來,你的工作必然體現你的人品,因為你從工作機器變成了主動關心別人內心難題的人,這樣的人就是職業人格閃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