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活讀書讀出新發展(1 / 3)

——活讀書的員工必有新觀念與新舞台

如果你曾經很會讀書,很喜歡讀書,可又在職業場裏或到心有餘力不足,那就到了研究這個主題的時候:

會讀書與善讀書給企業帶來的貢獻不一樣。

說到這個主題,有人一定想問:“我還是普通員工,讀書和實踐好像有點矛盾呢,讀了書用不上怎麼辦?不能幫俺多賺錢的書俺是讀不下去的。”

這類的問題我們在谘詢中也經常遇到。這時我們會和有這樣疑問的人說這樣的話:能幫你工作出成績,多賺錢,你就不會再這麼想了。

小 提示

堅持“對別人心中的難題多讀些書",書每多讀一本,多讀一次,可用的心得就多一些。

26.1 活讀書的方向(1)

—在團隊漏洞環節上補一手

誰能對團隊建設貢獻力量,誰就會更早地打開發展前景。

但是畢業工作後,很多員工隻會做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對團隊的建設總有種插不上手的感覺。

這裏分享一個經驗之談:一個再優秀的團隊,也有短板,誰暗中努力,提高能力,補上這個短板,誰就有發光發熱的機會。

※ 案 例 ※

十數年前,有一次我帶外國專家去研究所參觀,碰巧專家會說幾句中文,於是沒帶翻譯。

集團公司裏也沒準備翻譯,因為現在會英語的人太多了,想著隨便找一個應該就可以了。

可是一到現場,問題就出來了,在研究所裏,那些會英語的職場嬌子們競然全都啞火。

語言這東西很有趣,再大的專家遇到幾個不會的單詞也會一籌莫展。這事很快反饋到大老板那裏。

老板很不滿意:我這麼大的公司就找不到一個專業翻譯?

手下趕緊推卸責任,說這個專家出差了,那個專家剛好外麵有會。

關鍵時刻,一個長期做基礎研究、總是升不上項目組組長的兄弟脫穎而出,專業詞彙難不倒他。

老板為這事特意公開表揚了他。研究所的所長從此不再把他看扁,大概怕他再得到老板的接見會說他的壞話,於是這兄弟的工作順就風順水多了。

想到這個案例就想特別說一句:職業規劃絕對不是說大話立大誌。

你聽聽我問那個兄弟的話:“你怎麼這麼厲害?在關鍵點上與眾不同?”

他說:“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我心想:“怎麼你的同事沒把這個環節當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順著這件小事引伸開,有一件事情就變得很是有趣,趣味中又夾雜著苦味。你看,所有企業都有自己的規劃,項目都有自己的策劃,工作都有自己的程序,可是到了最沒背景、最沒實力、最需要規劃來幫助自己的打工者們卻很少有人持續關注自己的職業規劃?!

26.2 活讀書的方向(2)

—如果老覺得與客戶的對話時能量不足,可用讀書的力量

做業務的員工都會本能地希望訂單拿得快一些,有人甚至想:“早出業績多提成,將來創業賽過李嘉誠。”但是這麼多人在做業務,如果誰都可以比較快地出業績,那這個市場肯定要先吃“膨大劑”才行——西瓜,藤藤菜吃了“膨大劑”長得快,市場肯定吃不得“膨大劑”。

於是,很多業務員麵臨的真實情況是:業績出不來。即使出了業績也容易掉進瓶頸裏跳不出來。

這裏為讀者介紹一個有用,但是多數人沒去用的“辦法”:活讀書。在知識方麵成長的人就會有思想,在助人文化方麵成長的人就會有事業舞台,後者就叫“活讀書”。

下麵就用實例給你一個借鑒和反思。

小 提示

業務精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感受別人的經驗時,受啟發的感覺經常在心裏冒出來。這些感覺會彙聚成做業務的新功力。接著,業務功力與拿訂單的能力成正比。

※ 案 例 ※

銷售員最容易出現的困惑多是這個:業績有瓶頸期,怎麼想辦法也突破不了。

我的一位谘詢者遇到這樣的情況。麵對這類谘詢,我們都會建議他記錄工作細節,然後一起研究突破點。

突破業績瓶頸前,這位銷售員的工作程序是大家都熟悉的:他以前去拜訪客戶,總把精力集中在能簽單的人物上。他一天到晚反複想辦法攻破這個堡壘。等攻克下這個客戶後,他又開始一天到晚想辦法,爭取維持住這個業務關係。

年複一年,業務一直這麼做,業績也一直在一條線上下波動。

他很想突破,想做銷售精英,可是業績瓶頸像高山一樣擋在眼前跨不過去。

後來他改變了做法,就是這樣一個改變,他的業績大門打開啦。

他的做法其實一點都不神奇,因為很多人都在做,隻不過沒有他做得那麼細致罷啦。

他開始熟悉客戶所在的公司,研究起這個公司的運行狀況。他的書架上也多了管理學和營銷學的內容,而以前他喜歡看的都是些勵誌類的書,甚至還有一些武俠小說。

他看書時有個很好的習慣:他會把心得及時記錄在書的空白處,每次翻閱到有心得的地方總會重新閱讀一次,於是很多書裏的觀點就轉化成了他的思想,留在了他的記憶裏。

當他帶著和客戶有關的問題看書時,這些心得就更容易記憶。

職場裏有個秘訣:

當自己的心思能為別人的心裏注入感覺時,別人就會更喜歡張開嘴。而經常為別人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多讀書,就會積累出這樣的心思;

當自己的心思能為別人的心裏注入力量時,別人就會更喜歡和你深入交流。而經常為別人的壓力點和為難點多讀書,就會積累出這樣的心思;

他就是這個改變讓他的話題多了起來,和客戶的交流也深刻了些。客戶和他交談覺得能學到東西,心理能增加力量,對自己的市場運行看得更透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