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找舞台,必須避開領導的“不喜歡”(2 / 3)

我的一位朋友看清楚了這一點後就有危機感。公司對他們的控製也是很簡單的幾招,有時突然領導會登門和他們一起拜訪醫生,如果這時你還在被窩那就慘了;業務員要被定時地招回總部開業務會,有的領導會找一些人私聊,如果幾個人的口徑不一致就慘了,有時公司會有領導打個電話到辦事處,如果你該去跑市場的時候還在賓館裏,領導對你就有點成見了;再常見的一招就是填工作表格;但是這幾招並不能構成什麼工作壓力,因為我們地球上的人都擅長“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於是辦事處的人常常私下裏互相關照,形成攻守同盟。

但是他沒有在危機中麻木:“這樣下去怎麼行?肯定不行。”他積極找機會,不到兩年,他就打開了升職的空間。

那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用的就是“多給領導做總結”這一工作方法。

別的同事彙報業務時都是講自己的業務經曆和遇到的問題,提出些建議,可是我這位朋友不這樣。他把醫院裏必須麵對的各個醫生、行政人員的性格,興趣,背景,競爭對手在這些醫生那裏常采用的‘手段”一五一十地做彙報。這些都是大領導最想知道的,現在一個小員工說了很多領導的工作裏必須掌握的細節,這能不讓領導對他關注麼?於是他在領導心理的層次就和同事拉開了差距。

於是兩年後,辦事處主任調動後,他就順理成章接了“權”。

28.3 撞進領導的“不喜歡”之三

—暴露領導的能力短板

普通員工會覺得自己工作了幾年,努力了幾年,還是老樣子,因此有點怕自己的未來幾年重複過去的故事,依然沒什麼出路。

職場裏的很多出路是領導給的。

如果不懂得感受領導的思維狀況,工作就容易多障礙。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這一點。

領導交給我們的事情越多,表麵上我們得到鍛煉的機會越多,實際上要當心事情做得不圓滿,不然做事越多錯得越多。

小 提示

認真做事不一定會把事情做到位,發展的機會常留給認真把事情做圓滿的人,而不是隻有態度認真的人。

※ 案 例 ※

十多年前的一個經曆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以後的工作中,遇到領導,我牢記這一點: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思路壓別人。

可是哪句職業理念能成為一輩子的真理呢?

慢慢的,我的職業能力提升了一些,出業績的能力也冒頭了,自己心裏的自大也多了起來。

那時我已經不再單純做培訓,自己鑽研和成長,研究一套培訓“培訓講師”的模式。

幾個分公司實踐下來,反應都不錯,尤其是那個化妝品合資公司,經過我的調教,那裏的美容講師明顯地增加了表達力和培訓力。

有了點名聲就有了主動請教的人。

一位分公司的人事副經理主動找到我,希望旁聽我的課。

我很高興,然後給他創造機會鍛煉一下。

在他講課後我進入了點評的角色,詳細而認真的把他的優點和缺點都熱情洋溢地點出來,我還覺得我很用心很兢兢業業很像個職業大師呢?可是自我點評後,這個人事幹部再也沒有來旁聽過我的課程。

我當時先開口給了他最實在的肯定:語言流暢,思路清晰;

可是接著我就想他更上一層樓,誰知道此話傷了他的自尊心,我說:“但是你的課有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毛病,就像一個廚師,為了讓大家吃好,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放到一個鍋裏煮給大家,最後大家吸收不了那麼多。你以前是不是當過老師,這可能是老師都有的習慣,隻管教什麼,不管學生怎麼消化吸收?”

就這話,我以為沒毛病,說的都是真理,可是結果是他不再來聽課了。

我開始還以為他因為忙托不開身,可是邀請了幾次後都是一通客套,我才發現了問題不對。

這件事讓我反思了很多,以後我對學員點評時風格轉化了很多。同時也再次想起了”萬”老師的教誨:職場上,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思路壓別人。不管對方是領導還是手下。

因為我自身的成長過程遇到過這麼多波折,於是再看在職場裏忙碌的人們,就能很快知道大家在工作中容易出現的思路漏洞和心態漏洞。

我也把這些總結下來講給更多人聽。

但是顯然,職場裏永遠會有不小心觸碰領導思維習慣的事情出現,進而影響了自己的新出路。

28.4 撞進領導的“不喜歡”之四

—無意中替領導下決定

領導之間談話,自己做陪同,這時要把握的關鍵法則是:給領導做陪同時,會打工的人給領導做最好的陪襯,不會打工的人會在某一點上忘了自己的身份。

※ 案 例 ※

記得有天晚上回家打開電腦,一封QQ留言短信跳了出來,開頭一句是:“老師,今天我在工作中犯二(犯傻)”了。這樣的谘詢信每天都能接到,我已經習慣了,已經有很多人有了困惑就習慣性地把短信發給我。

來谘詢職場困惑的是一個大公司的市場業務培訓師。小夥子很聰明,很上進,也很有想法,可是今天他的一個想法讓他越回味越覺得不對勁,於是趕緊到我這兒來商量對策。

信的大致意思是:

部門領導和客戶在探討工作,為一個問題探討個沒完,他聽著聽著就忍不住插了句嘴,給了兩條他很得意的見解。他的主管領導立即有了點抵觸情緒說:“我們部門的工作量夠大了?還能承受麼?”看到客戶很讚同小夥子的意見,他就不好下台階,接著就把包袱甩給小夥子:“既然你這麼有想法,你就去弄個實施的方案,這個任務你就負責吧。”

這樣的經曆對這個小夥是第一次,可是我們已經遇到這種經曆的人已經有很多,我在培訓和谘詢中經常提兩句辦公室政治,這兩句話還被我寫進了《想在領導的前麵》裏:

?想在寫字樓裏有出息,必須具備“偵察領導思路”的能力才行,領導的工作思路就和股市的走勢圖一樣很有嚼頭,能嚼出機會,也能嚼出自己思路裏的漏洞。

?這兩句很有指導意義。但是新員工常常對此沒概念,於是就常常誤與“平易近人”的領導平起平坐,接著影響到職場前景。

於是我趕緊提醒他:“你才上班不久,還不知道職場裏的水有多深。請你先記住一點:在領導麵前,千萬別顯示比領導高明的思路。否則,做的越多,負麵的收獲越多。

他很聰明,很快就明白了自己心裏沒有認識對等法則,於是忘了要在領導麵前顯示自己有思路,必須含蓄而巧妙,任何直言不諱都可能留下後遺症。

想通了這些,他就有點急:“那怎麼辦呢?”

我說:“既然已經做了,這個時候還可以補救。你拿著自己的方案去向主管領導請教,然後加一句:我回去反思了一下,覺得自己今天多嘴了,真對不起。畢竟你是我的領導,他又不是,我有想法也要先和你說才是。也可以這樣,把這番話做成短信給你領導的手機發過去。這裏的要點是:不管你是不是理解這個做法,都要給你的領導發出你在反思自己的信息。”

小夥子真的很聰明,一點就通,思路一通立即執行。

28.5 撞進領導的“不喜歡”之五

—嘴給的太多,耳朵給的不夠

很多人在職場裏很多年,卻沒意識到職場常出現這種現象:你和領導交流、彙報,領導嘴裏一個勁說嗯,實際上此時他很可能跟本沒心情聽下去,他說的嗯隻不過是敷衍。

這種敷衍最討厭的地方是,過後領導會問你某個事情,你說我給你說了,他會不承認。

不光是年青人會對領導的思維感受不多,就是當了領導的人也容易出現這類問題,尤其是做技術的領導。

如果你也處於這種煩惱中,這裏分享一個經驗之談:養成少給嘴,多引發對方說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