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順應時勢追求卓越(2)(3 / 3)

從創業時的2.5萬元本錢,到2001年朱張金擁有的卡森資本金已達25億元,朱張金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他敏銳的洞察力。朱張金一年中有幾個月的時間在國外跑生意,其目的就是看看有多少市場機會。

“出手快,眼光準”,是朱張金最大的本錢,卡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每一次產品調整都比人家快。

1995年下半年,朱張金在莫斯科成立了一家公司,當地出現了搶購卡森皮衣的風潮,一天可賣幾千件。光靠卡森自產的皮衣顯然遠遠滿足不了。於是卡森在海寧成立檢控中心,由卡森統一提供羊皮、款式、輔料,讓海寧的60個皮衣加工廠為它定牌加工。那一年在俄羅斯總共銷掉了60萬件卡森皮衣,卡森淨賺1800萬元。

當海寧老鄉紛紛北上與朱張金搶著去俄羅斯賣羊皮衣時,他卻轉身做起了豬皮生意。1994年,國內皮革業一度走低,許多小企業倒閉,卡森卻反其道行之,投資1000萬元擴大豬皮革生產規模。不少人感到驚奇,朱張金說,小企業倒閉了,市場份額讓出來了,卡森正好可以搶占市場。果然,卡森當年盈利750多萬元,比上一年增長6倍。

1997年4月,朱張金到香港參加皮革展,他發現:展會上中國、韓國、斯洛文尼亞的企業展出的都是豬皮製品,而美、英、德等發達國家企業展出的都是牛皮製品。從香港回來,朱張金宣布:要把豬皮生產線停了,上牛皮生產線。卡森高管層很不理解,朱張金斬釘截鐵地搖頭,說:“商機稍縱即逝,如果等每個人都認同的話,太晚了。”

朱張金認準了牛皮市場比豬皮市場大,決意不給自己留退路。有公司把100萬平方英尺的豬皮單子交給朱張金做,如果接這個單子半個月就可賺100萬元,但朱張金沒有接。許多人都說朱張金瘋了,要知道當時許多企業因接不到訂單而頭痛呢!

從1997年以來,卡森先後到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德國等設立辦事處,了解市場信息,公司技術中心則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及時開發新產品,1999年開發出普通沙發革,全拉麵沙發革,2000年開發出兩層革,2001年重點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沙發革和汽車坐墊革。

如今,卡森的牛皮沙發等家具暢銷美國。2003年2月,經美國最大的家具經銷商的推薦,卡森牛皮革沙發順利進入白宮。

“現在許多企業看我搞牛皮革賺了錢,開始要跟風了,而我則已經在一年前開始考慮上別的項目了。”對於競爭對手,朱張金十分自信。

朱張金的成功,靠的是他敏銳的洞察力和把握時機的能力,一個男人隻有擁有“毒辣”的眼力,才能看透社會,才能洞察先機,讓自己占據優勢,這是識時務的另一種解讀。

男人看時勢,乘勢而為方能贏

時,機會也;勢,力量走向也。一個男人要真正能夠把握機會,讓機會真正成為幹事業的最佳資源,除了出手迅速,敢想敢幹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學會乘勢而行。

胡雪岩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國引進資金的商人。而在他之前,政府還沒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且有明確規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貸款。例如曾是軍機首領的恭親王就曾擬向洋人借銀一千萬兩用於買船,所獲批示卻是:“其請借銀一千萬兩之說,中國亦斷無此辦法。”這種情況甚至讓一向果敢有決斷的左宗棠對向外商借款能否獲朝廷批準也心存猶豫,是胡雪岩一番關於當時局勢以及辦大事要懂得乘勢而行的剖析才使他得以堅定信念。

胡雪岩說:“做事情要如中國一句成語說的,‘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許多看起來難辦的大事,居然順順利利地辦成了,就因為懂得乘勢的緣故。”同樣是向洋人借款,那時要辦斷不會獲準,而這時要辦卻極可能獲準。這是時勢使然,一則那時向洋人借債買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難,朝廷大多數不以為然,恭親王亦開始打退堂鼓,自然決不會再去借洋債。而此時洋人已經看出朝廷決心鎮壓太平天國,收複東南財賦之區,自願借款以助朝廷軍務,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斷然拒絕。二則當時軍務並不十分緊急,向洋人借款買船尚容暫緩,此時軍務重於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鎮壓太平天國,為軍務所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會聽從。三則此時領銜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而深得朝廷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之事,其分量自然也不一般了。借助這三個條件形成的大勢,向洋人借款不辦則罷,一辦則準成。

不用說,事實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