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眼光(2)(1 / 3)

山西財經大學附近有一家叫女主角的經營服裝的小店,店主人是來自溫州女孩林影他隻有21歲。林影還是山西財經大學金融係的在校學生,然而她與生俱來的創業理念使她小小年紀就做起了生意。林影的父母在溫州做電器生意。林影說,想體會一下,切身感受一下到底什麼是市場。

記者在采訪林影才發現,林影開服裝店所有的事全是自己作主,包括租門麵、簡單裝修、進貨、雇人等一切都是她自己聯係的。林影說,她家裏人甚至在現在小店已經開業的情況下都不知道。她認為,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夢想就是闖一闖這個陌生的世界。

如果說創業是年輕人的選擇,那麼這種說法不難被人理解。但是,在溫州,安齡的人也存在一種不服老,不服輸的精神,她們與年輕人一樣,喜歡不斷創業,不斷追求成功的樂趣,致富的快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李曉芽,溫州樂清婦女於1990年帶著兩個兒子到貴州省貴陽市創辦服裝廠。

經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李曉芽已經成為“神鷹”、“巨龍”兩家西服公司的董事長,而且在中國西南地區經營了50多家分公司和專賣店,擁有資產上億元,每年銷售收入多達6000多萬元。

李曉芽創辦的“神鷹”和“巨龍”西服品牌,一並被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中心授予“國際女性創業著名品牌”。“國際女性創業著名品牌”是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授予世界各地創業女性的一種榮譽,旨在鼓勵越來越多的女性創業。同時,榮膺該稱號的企業家還可以參加由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舉辦的“世界論壇”,與國際著名的服裝品牌商進行交流與洽談。

李曉芽還被中國女企業家協會授予“2002年傑出創業女性”的光榮稱號。

溫州女性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在李曉芽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在的李曉芽已經是已過花甲的人了,然而她卻說,隻要身體撐得住,她還要繼續幹事業,不斷地拚搏。而這樣偉大的溫州女性不止李曉芽一個,更多的溫州年輕女性、老年女性都還在生意場上繼續打拚、奮鬥著。

有這樣一個故事:

溫州有一位年逾花甲的文盲老太太,一直以賣燒鹵養家糊口。有一次,她看中了一個吸引人的門麵,想用來做燒鹵攤。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可是老太太卻遲遲未來簽約。

幾天後,老太太對門麵房主說:“你這門麵我不租了,聽說莫斯科的生意挺火的,我要到莫斯科去賣燒鹵了。”

一位六旬老人還敢如此大膽的走出國門,這就是溫州人的創業精神!

溫州人正是因為有這種創業的精神,不管男女老少,隻要是溫州人,總會多多少少地體現出溫州人的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和理想去創造富裕的生活。

所以,當女人創業無法讓你理解時,你已經失去了致富的機遇,因為你根本沒有勇氣和膽量去敲開財富的大門。

美國惠普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卡莉·菲奧裏娜說過:“當你做事業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當作一位女人,我從來不按‘男人應該做這個,女人應該做那個’的方式來思考問題。”

當然,女性在創業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自己的行業,不要盲目的創業。

女人做什麼行業合適呢?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情況的,還是選擇“細膩”一些的比較好。如服裝、小商品、餐飲等生活類的。一般的女人,應選擇大眾性強的行業為好,如果你是有天賦的才女,那你就去做高雅的行業吧。還有,特別適合男人的行業最好不要去做。例如踢足球,顯然女人和男人才在同一競爭點,而傳媒、寫作等行業,女人和男人一樣,都有很大的競爭空間。

溫州人語錄:

我不是女強人,我最怕的就是別人以為我是女強人。其實我很弱小的,我唯一的個性就是比較執著。

——挺宇集團總經理潘佩聰

3.隻要能掙錢的生意都要做

致富思維:

窮人:我為什麼總是沒錢?做大生意,我沒有資本;做小生意,我也覺得沒有麵子。我做什麼好呢?

溫州人:生意不分貴賤,不管做什麼生意,隻要能掙錢,我都會去做。我總是在想:我怎樣才能掙更多的錢?

當全國房價一路飆升的時候,眾人爭相把指責的矛頭對準了溫州人。媒體及大眾普遍認為,造成房價無限上漲的元凶就是溫州“炒房團”,對於溫州炒房團的這種“無視”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行為政府應該出台相應的政策來“對付”。

更可怕的是,許多人對溫州人恨之入骨,好像溫州人是造成全國人民貧窮落後的罪魁禍首,似乎溫州人應該像當年批鬥地主一樣得到“應有的報應”。

一時間,溫州人似乎成了從喊打的對象。各種各樣的罵名全部扣在了溫州人的身上,溫州人到底把誰給惹了?

有一首民謠這樣說:“十個溫州人九個商,還有一個會算賬。”其實,溫州人僅是最早經商的一個群體,僅是最早致富的一個群體。這就成了他們所有的罪過。

在非常多人眼裏,麵子是做什麼事的根本,有些生意能掙錢,但有失體麵,所以人們寧可挨餓也不做。但是在溫州,生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是好不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