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利用全國個私企業工作會議在溫州召開的機會,結識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與本行業有關的客戶。
最後,他開始在南京招兵買馬。
在推銷產品過程中,李方源又遇到了困難。由於多年前“溫州貨”質量低劣的負麵影響在南京人心目中烙印很深,他的產品無法一下子進入南京人中間。但是,李方源並不擔心,他隻是耐心地等待機會。
李方源終於等到了機會。
在全國印刷材料展銷會上,他請許多專家介紹他的產品,並給企業免費使用。通過這一招,國內的企業都知道了他的產品質量,在產品質優的聲譽下,產品的推薦就容易多了。
現在,李方源的公司已經不用再上門推銷了,他們的產品在南京也已經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客戶都會直接找上門來,公司也開始贏利了。
從開拓市場到贏利這個過程所花的時間不到一年,這讓許多人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其實,正是憑借這種拓展人脈的能力,每一個溫州商人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夠在當地很快紮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
正是這種極度重視人脈的心理,讓這些溫州人在下海經商方麵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他們能夠知道北京、天津、廣州,甚至國外市場的信息,就是通過這種社會網絡去收集的。”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員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春光在2003年10月11日世界溫州人大會“溫州商人與溫州人精神”論壇說:
“傳統的人際關係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便捷、最經濟、也是最可靠的資源,溫州人就是這樣依靠親戚朋友,親幫親,戚幫戚,積少成多,逐漸富裕起來。
“長期以來,溫州的發展並沒有得到高層政府的強大的經濟支持,而主要來自溫州民間的力量。民間的力量來自什麼地方呢?溫州這個地方人多地少,曆史上並不很富裕,民間資本也不雄厚。但是,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州發展起來了,有了溫州模式,溫州人富起來了,並走向全國,闖蕩天下,乃至出現外地的溫州人經濟實力超過本地溫州人的情況。其基礎是依托於社會關係資源之上的民間金融、民間組織和民間交往,我們可以稱其為民間力量,家庭、家族、親戚朋友、鄰裏鄉親、民間借貸、相互救助等等,是每個溫州人必須借助的民間社會力量。
“我曾在一本書裏談到過,按市場的技術等級來衡量,溫州人處於很低的等級,有不少人還是文盲和半文盲,但是他們卻能闖天下,而且還都能闖出一片天地來,這是溫州人令人讚歎、令人信服的地方。那麼溫州人靠的是什麼呢?社會上對此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比如溫州人能吃苦耐勞,又比如溫州人精明,膽子大等等,這些說法都有其局部的合理性,但是有一點往往被人們所忽略,那就是溫州的團結精神以及互助精神。社會學有一個很流行的概念叫社會資本,所謂社會資本,就是把社會關係資源加以運用,以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社會關係資源猶如貨幣,社會資本就像貨幣被用來投資獲利的一種關係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溫州人之所以闖天下,憑借的就是他們充分地調用其擁有的社會關係資源。將其變成他們的社會資本。”
關係營銷是交易雙方之間創造更親密的工作關係和信賴關係的過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在商業上就可以做到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正如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陳敏所說:“這張網是溫州人最大的優勢,別人花再多錢也買不去。”
在溫州,很大一筆花銷就是人情費。逢年過節,每戶溫州家庭的人情支出都在萬元以上。親朋好友結婚送禮,出手就是1000多。
溫州人認為,親朋好友就是致富的門路。“血緣、地緣、親緣”等因素,使遍布世界各地的溫州人編織成了一張巨大而密集的信息和銷售網絡。
如今的溫州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朋友。許多溫州孩子在學校裏的文化課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們都非常善於交際。有些父母除了每月要給孩子必要的生活費外,還會給孩子一筆“招待費”,讓孩子用於同學之間的聚會和活動。溫州人認為,同學關係是以後經商的一種重要關係,讓孩子從小就積累人際關係,對於孩子今後走上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在儲備自己的人脈資源的時候,不要隻與自己喜歡的那種人交往。在生意場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你要學會與不同的人交往,了解他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作風,學習如何與他們打交道,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成為自己事業上的幫手。在人情支出方麵,一定要目光長遠,相比而言,人情費用往往會給你帶來較大的利益。溫州人語錄:
傳統的人際關係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便捷、最經濟,也是最可靠的資源。溫州人就是這樣依靠親戚朋友,親幫親,戚幫戚,積少成多,逐漸富裕起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春光
今天你光有商業機會和經營能力是不夠的,你還要有一幫專業的人才,還需要有社會資源,也就是現在講的人脈資源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