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品質(5)(1 / 3)

窮人:有錢了,總得好好享受一下。否則賺再多錢又有什麼益處?

溫州人:有錢了,怎樣才能讓錢變得更多呢?賺錢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這個過程。錢隻有讓它流動起來才會生出更多的錢來,不斷追求金錢實際上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能夠帶來自我成就感。

沈陽市溫州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金俊問,開拓市場、做生意沒有本錢怎麼行?這時,溫州人形象地說要唱《國歌》,意思也有兩層,一是“冒著敵人的炮火(意指克服各種困難)前進”,即勇於開拓市場;二是前進(錢進),指隻有這樣才能有效益,才能求得更大的發展。

黃金俊介紹說,如今溫州人大概十個人中有六七個是大老板或說是百萬富翁,其中絕大多數是白手起家,靠開拓、靠拚搏發展的,而且現在也沒有停止。

溫州人賺錢是永無止境的,他們不會因為有了一些錢而滿足。溫州人總是不安於現狀,對於當前的財富永遠也不滿足。當他們積蓄了資本後,就會不斷投資,把小商品做成大市場,從紐扣到服裝、鞋子,從電子元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常小物品到高科技產業,並且涉足房地產、金融業,生意越做越大。

在溫州,流行著這樣一段順口溜:“十萬元是貧困戶,百萬元才起步,千萬元才算富。”在溫州人的觀念中,財富越多越好。

“過幾天,我準備去沙特利雅得看看,如果項目好的話,就去籌集資金。”溫州商人張濤妹說,“比爾·蓋茨、李嘉誠這些世界首富、華人首富,雖然很有錢現在不是也在努力賺錢嗎,比起他們來,我們有什麼理由把錢放在銀行裏為銀行打工呢?”

張濤妹原是下崗工人,下崗後,她不是在家閑著,而是在家裏搞了一個製衣作坊。“每天工作到夜裏兩三點,這個累你們是想象不出來的。”張濤妹說。

1995年,張濤妹不堪勞累,走上了投資生活。10年來,她涉足過房地產、出租車、輪船等投資領域。2005年,張濤妹花了130萬元在江西九江買了一條運沙船,每個月坐收5.9萬元的純利。但是,半年後,運沙船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租金直線下降。無奈之下,張濤妹隻得不斷地尋找新的投資項目。

如今的張濤妹總是喜歡與其他人探討投資心得,尋求新的投資項目。她每天都要看溫州晚報、溫州商報,有時候還要跟團到全國各地去參觀。

在成都,有一家溫州人開設的皮貨批發店。這個溫州人剛到成都時,店鋪規模很小,有個成都老板總是到他的店裏來進貨。剛開始的時候,這個成都老板都是騎著自行車來進貨,每次都進幾千元的貨。

一年後,這個溫州人的店麵擴大了,成都老板進貨的車也換成了摩托車,但是還是進幾千元的貨。

又過了兩年,這個溫州人的店麵成了批發商場,成都老板已經換成小汽車來進貨了,但是,每次還是隻進幾千元的貨。

溫州人覺得很奇怪,就問成都老板:“幾年過去了,你怎麼總是進幾千塊的貨?”成都老板無奈地說:“我的廠子的生產能力隻有那麼大。”

溫州人有些不解:“這些年你賺的錢都到哪裏去了?”

成都老板笑著說:“你沒見我換了摩托車,又換了汽車嗎?上個月,我剛換了套新房,花光了所有的錢。倒是你,生意越做越紅火,你把錢都花到哪裏去了?”

兩年後,成都老板生產的低檔鞋子沒有了銷路,於是,他轉行賣皮鞋。有一次,他去溫州進貨,令成都老板想不到的是,那家擁有意大利生產線的鞋廠負責人正是當年在成都賣皮貨的那個溫州人。溫州人高興地帶著成都老板四處參觀他的工廠,他感慨地對成都老板說:“老弟,當年你不是問我把錢花到哪裏了嗎?今天我可以告訴你,就在這些設備上。”

在溫州人眼裏,一定要把錢花在投資上,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用錢去賺更多的錢,這就是溫州人的投資觀念。

一位在某地經商的溫州商人這樣說過:“那裏的幹部一個月才拿幾百元工資,但卻熱衷於麻將賭博,而且還賭得相當大。真是搞不懂,他們就滿足於那幾百元錢?”

溫州人永遠不會滿足手中擁有的金錢,他們喜歡不斷地追逐金錢,炒房、炒煤都是溫州人喜歡涉足的領域。炒煤的溫商胡育林說:“隻要幹得動,我一直經營煤礦這個行業。”據說,現在溫州人已經把炒房發展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去了。如今,精明的溫州人又把投資的目光瞄準了石油和電力領域。目前,內蒙古、陝西、安徽、山東、湖南、貴州等地都已經出現了大批溫商的身影,他們或者考察、或者投資,認真地幹著他們想幹的事情。

“溫州人的資金使用效率非常高,持幣比較少。”農業銀行溫州分行信貸部副主任鄭巧容這樣形容溫州人的投資天性。據溫州銀監局副局長張震宇調查,目前溫州人手中有3000億流動資金,正到處尋找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