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是一種勇氣,激流勇退也是一種勇氣。我們必須順勢而為,善於變通。在環境變化或者形勢變化的時候,你的處世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否則你會吃虧或者敗陣。適應性是人類適應周邊環境的生存能力,靈活性是人處在不可改變的環境中改變自己的能力,它是活力的表現。
有的人不管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愛鑽牛角尖,凡事都要循著自己的想法,而不考慮自身的能力和目標的現實性,結果到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不但事業上沒有什麼進展,生活上也總是遇到困難。
對生活而言,變通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認真地去體味、揣摩過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沒有弄明白變通對人生的決定性作用,不知道怎樣變通才能為自己的人生畫上燦爛的一筆。現今社會,適時變通,可能讓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2007年9月19日,微軟宣布微軟大中華區負責人陳永正卸任,微軟上下、乃至整個社會都非常震驚,大家都在猜測這位神奇CEO的離職原因,好多不知情的人都認為陳永正是因為業績問題離開的,但是後來微軟的高層出麵解釋,陳永正離開微軟並非是業績問題,而是他的個人選擇。
不少IT界的人都知道,在陳永正來到微軟之前,微軟在中國的形象還不佳。不成功的反盜版策略、生硬而死板的合作模式與價格體係、本地化的遲滯和投資的不到位,使得微軟在中國不成熟的軟件產業環境裏被無限放大,在中國公眾心目中留下的傲慢形象也一直還沒有完全消除。加之內部複雜的關係導致中國區的負責人如走馬燈般地更換,又進一步加劇了微軟在公眾中的負麵形象。
而在陳永正任職三年多的時間中,這一切均得以改觀,“微軟中國區總裁任期不會超過24個月”的宿命也被打破。
陳永正加入微軟以後,不僅銷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溝通方麵也做得非常好,就連包括蓋茨、鮑爾默在內的微軟高層來華的次數也頻繁起來。正是這樣才讓總部更多的人意識到,微軟應當在中國做更大的投入。
而就在陳永正的事業蒸蒸日上時,他還是選擇了離開微軟,加入了NBA中國,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兒時愛好和自己職業夢想的完美結合,那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全麵領導NBA在大中華地區所有相關事業而建立的全新企業實體。
其實,陳永正不是急流勇退,也不是中途退縮,而是循著自己的愛好、循著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了適度的變通和跨越,而這種變通,使他的事業和人生之路都得到了升華。從他接手NBA中國事務之後,NBA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國,陳永正也做得更加得心應手。
所以說,懂得適度變通在當代有著很重要的社會意義。隨機應變,靈活變通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讓人受益。任何事情,要是都能用積極的心態、多換幾個角度思考,肯定都會有通融的辦法的。學會多角度靈活地看待、處理問題,你的人生路就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