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展玉泉逆市而行成鹽業巨頭(1 / 2)

明代大商人展玉泉是山西蒲州(今永濟)人。蒲州鄉俗好經商,而經商者以善於審時度勢、明辨物產而獲利。因而,他們經營商業,有一生中數次改變行業的,甚至一年中數次改變行業的。但也有世世代代一種行業不變的,那就是鹽商。

明初時蒲州商人從事鹽業的人有很多,以經營淮鹽者居多,經營滄州(在今河北)鹽的人也不少。明代的鹽業實行引鹽專賣製,即商人憑官府頒發的鹽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然後到指定的地區銷鹽,不得越境。滄鹽的運銷地區是北直隸、河南彰德、衛輝二府等地。展玉泉的爺爺輩就在滄州經營鹽業,其父親時也是如此,展玉泉在孩童時就遊玩於鹽場。玉泉的父親是經商能手,凡他做的生意都能盈利。

至明中葉時期,這種引鹽專賣製發生危機。在滄州鹽區出現了私鹽大量入境,加之當地居民刮鹽堿自製土鹽,使滄鹽銷售大減,歲額不及過去的十分之三四,鹽商所獲得的利潤大幅度減少。

商人的眼睛生來就是專門盯著金錢的,誰肯舍多而就少?在這種不利的境況下,經營滄鹽的商人,經過利弊權衡,大都紛紛轉營他業,或到其他地區另謀大計。

在這股“轉營”旋風中,展玉泉的父親受其他商人的影響,開始所有所動搖,也想離開滄州。展玉泉得知父親的想法後,為父親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局勢和滄州鹽業的發展趨勢:

第一,鹽官失職,在其位不謀其政,從中以公謀私,是造成私鹽之風越刮越猛的主要原因。

第二,以實物換鹽的“開中製”是朝廷為軍事目的所設,一旦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勢必會影響政局。朝廷必然會大力整頓現有鹽製。現有鹽製一經整頓之後,鹽區現有的銷量格局肯定會被打破。

第三,私鹽之風被整頓之後,官鹽將再度熱銷。滄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麵的條件很好,會重新成為重要供鹽區,能恢複到甚至超過以前的繁榮局麵,現階段隻是熱銷前的淡季。

第四,滄鹽一旦熱銷,可獲大利之時,眾鹽商就會削尖腦袋往此處鑽,此時,誰的顧客多,誰就能爭得市場,誰就能獲得滾滾財源。

最後,展玉泉得出結論:如果我們借此機會,多爭得一些顧客的信任,提高我們的名氣,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經兒子這麼一番有理有據的分析,展玉泉的父親打消了效仿其他商人離開滄州的念頭,決定逆風獨舞,在慘淡經營中苦撐危局,堅守基業。

後來事情的進展果如展玉泉所言,政府出麵對鹽製進行改革和整頓。之後,滄州鹽區出現了新的局麵。經營滄鹽者又可謀取大利,眾鹽商又一股風似的紛紛雲集於滄州,鹽商人數比過去增加十倍多。

展氏家族的“冷板凳”坐熱了。由於他們在眾鹽商紛紛離去之際,一直堅守在陣地,所以贏得了固守的顧客群。而其他後來者就不得不從頭開發自己的顧客群。我們知道,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相當於保住四個老客戶的成本。這樣,展氏的經營成本明顯大大低於其他鹽商,盈利也相對高於其他的鹽商。

在滄州鹽區的眾多商人中,隻有展氏堅守其業,成為鹽商世家,憑著客戶資源的優勢,展氏在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地位,自然盈利最豐厚,終成為滄州鹽商中的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