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展玉泉逆市而行成鹽業巨頭(2 / 2)

放眼長遠,才能獨領風騷

我們看待事物就不能以簡單的眼光去看,而應該以辯證的視角去深入地觀察和分析,才能正確地預見事物的正確發展趨勢,從而做出正確的行動。

春秋末期時,各諸侯國紛紛結盟以壯大自己的力量。當時的魏國也派人通過平原君趙勝請求與趙國聯合建立合縱盟約。平原君跟趙王談了多次,趙王就是不同意,平原君便請求大臣虞卿幫忙。虞卿答應後就入宮拜見趙王,趙王先對他說:“今天平原君又來替魏國請求與我國建立合縱聯盟的事,我沒有答應。不知你的意見如何?”虞卿說:“魏王錯了。”趙王說:“就是嘛,所以我才不同意啊。”虞卿說:“大王您也錯了。”趙王說:“為什麼?”虞卿說:“凡強國與弱國共事,強國得利,弱國受害。如今是魏國弱而趙國強,魏國要求與我們合縱,而您卻不同意,這是趙國自尋禍根,而您卻推辭好處,所以我說魏國錯了,大王您也錯了。”

由此可見,事情往往需要辯證地觀察才能權衡利弊。趙王隻看到魏國處於危難之際,與它聯盟就是犧牲本國的利益無償地幫助它,而虞卿卻看到弱小的魏國需要強大的趙國的支持,是趙國支配和控製它的有利時機,因此應當果斷地與之聯盟從而謀求利於本國發展的好處和實惠。可見,思維方式的局限使趙王對客觀造成的一個發展機遇視而不見。虞卿的辯證思維方法卻幫助他深層地認識到問題的實質,探尋到有利於趙國發展的另一道路。顯然,在這場魏趙聯盟活動中,隻要趙國把握住自己的強勢地位,然後正確運用政治策略和軍事謀略,那麼就會為自己贏得一個極為有利的發展時機。這說明,不為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認真分析其原因、條件、規律、趨勢等,放眼於更遠的將來,才能將事情做得更好更正確。

美國摩根公司的起家也要歸功於摩根在年輕時就比別人看得更大,更遠。他從學校畢業以後在一家商行從事貿易工作,有一次在紐約至巴黎的船上,一個陌生人說咖啡生意不再有什麼希望,就向他推銷整船的廉價咖啡,不錯的價格使摩根動了心,但摩根更是看到了在目前咖啡業低迷之後的大發展。他所在的商行當時堅決反對他購買咖啡,並強烈譴責他,但是摩根卻堅信自己的眼光是正確的,堅持借錢購買了這船咖啡,並且決定自己經營,然後他又繼續大量購買廉價咖啡。

不久以後,咖啡大國巴西突然遭遇霜災,咖啡大幅減產,全球的咖啡價格猛漲到原來的兩倍以上,摩根銷售掉了他全部的咖啡,而且大賺了一筆,淘得了成就事業的第一桶金。事實上,在摩根創業的曆史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這種靠著“比別人看得稍遠一點兒”的信心獲得巨大成功的事例。

風向有東有西,世事有冷有熱。具有長遠眼界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這樣的人在狂風之下,他能夠站穩腳跟,不動搖,更不會去迎合某一時的“上風”。他們頂風而立,決不會迷失方向,在冷清蕭條時,他們能忍耐得住冷靜,敢於逆風獨舞,當風向一變,必然會贏得獨領風騷的勝利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