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皇太極一衣之恩感化洪承疇(1 / 2)

明朝末年的著名將領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出身望族後裔,書香門第,文武兼備、驍勇善戰、謀略過人,是大明崇禎皇帝的股肱之臣。他官至三邊總督、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是明朝袁崇煥之後,鎮壓農民起義,抵禦滿清進攻的中流砥柱。

1641年春,清軍攻打明朝東北邊境,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軍集結於寧遠,與清兵會戰。敵軍勢大,圍攻寧遠,而明朝將領各懷離心,洪承疇也指揮不力,他在寧遠、鬆山等地堅持了半年後,被清軍圍困於鬆山,後來清軍攻破城池,洪承疇被俘虜。

清軍將洪承疇押到沈陽,他不投降,清太宗皇太極得知洪承疇好色,每日派10多個美女陪伴,也沒效果。皇太極便派了範文程去勸,範文程這個時候已是皇太極的尚書,很有地位了,到了洪承疇的囚所,洪承疇對他拍案大罵,說你背叛了大明,投降了清朝,你沒有資格同我說話,範文程也不氣,慢慢跟他講古今的道理,還說大明氣數已盡,應該歸順清朝,但洪承疇還是態度強烈,堅決不投降。

而在這個時候,房子上掉了一塊塵土,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看這個灰塵落在自己衣服上,就把這個撣掉了。範文程看到這個情節,馬上就返回到皇宮去見皇太極,他跟皇太極說,他說洪承疇已經是快死的人了,房梁上掉下一塊土,他撣掉了,他對自己的衣服尚且這麼愛惜,可見他對他的生命會更愛惜,這個人想求生,不想死,可以勸降。

據說,皇太極為了感化洪承疇,還派自己的妃子大玉兒攜人參湯到洪承疇的居所看望他。大玉兒見洪承疇閉目麵壁,對他毫不理睬,便嬌嗔地說道:“洪將軍,您對大明江山如此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敬佩。將軍即使絕食,難道就不喝口水而後就義嗎?將軍,您還是喝一口吧!”洪承疇望著這相貌迷人的大玉兒,聽著這溫柔勸話,聞著她誘人的女人香,頓時心神激蕩,便喝了一口。美人不斷勸飲,洪承疇不知這“水”是人參湯,盛情難卻,竟連飲了幾口,便覺下腹燥熱難當,忍不住便大膽放肆起來,傳說大玉兒當夜並沒有走,而是在服侍洪承疇。

第二天,皇太極親臨關押洪承疇的地方,洪承疇仍不投降,立而不跪。皇太極便對他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關切地對他說:“看樣子你覺得很冷吧。”洪承疇很是吃驚,他看了一會兒皇太極,心裏在想:真是難得呀!明朝的崇禎皇帝不會這樣子對待人的,於是心裏十分感動,就答應皇太極投降清朝。皇太極不由大喜,說:“我今獲一導者(向導),安得不樂!”

洪承疇隨即剃發易服,歸順清朝。並被皇太極委以洪承疇重任。後來,當得知那天夜裏把壺勸飲的麗人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大玉兒時,洪承疇不勝惶恐。可是皇太極和莊妃待他態度如常,好象根本沒有發生此事一般。洪承疇越發感激,遂死心踏地為清效勞。

洪承疇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權重,口碑也不錯,既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愛戴。鬆山兵敗,舉朝大震,都以為洪承疇必死無疑,崇禎皇帝極為痛悼,輟朝3日,以王侯規格“予祭十六壇”,七日一壇,於五月十日親自致祭,還禦製《悼洪經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壇時,消息傳來:洪承疇降清了,禦祭始罷。

皇太極對洪承疇的感情投資是收到了很大的效果的。洪承疇的投降,就像是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極大地影響了明朝的官員,在於清軍作戰失敗後,他們大多立即投降,清軍入關後,更有很多軍隊將領不加抵抗便投降了。

至皇太極的兒子順治時,他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之後洪承疇對清朝的政治製度進行了大力的改革,完善了清朝的國家機器,他還促進滿族人學習漢語,倡導儒家學說,興修北方水利,也鎮壓了不少明朝的反清義士,為清朝占領中國貢獻了很大的力量。